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在线阅读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71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71节

    此刻夜色深沉,天幕上随意洒落着几点星辰。

    河州城中却乱糟糟的,左近有不少火光——这是城池刚刚被攻克,还未彻底清理之前的乱象。

    王韶的半边面孔被火光照亮,半边面孔却掩在阴影里。只听他口中喃喃地念着一个名字:

    “田琼——”

    “彝叔啊,此次我遣田琼去救香子城,是明知他和麾下八百人此去,再也不可能回来。”

    种建中脸色完全变了。他没想到王韶竟然会向自己坦诚,派田琼此去,就是“送死”的。

    “这是……以生命换时间。”

    王韶一面说一面仰起头,眼中似乎有什么晶莹的东西,反映着周围的火光,令他的眼神格外明亮。

    “木征攻我之必救,此刻在香子城围城打援,立于不败之地。田琼此去,连同他所带的八百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田琼,田琼啊……”

    田琼追随王韶数年,王韶对这名老实憨厚的将领非常了解,想必此刻心里也不好受。

    种建中似乎能看见这位主帅眼中的泪花在滚来滚去。

    “彝叔,你是第二队,请务必……”

    话说出口,王韶的声音却已经哑了,甚至没法儿把具体的命令说完。

    只见种建中神色凛然,冲王韶一拱手,道:“经略放心!”

    他一转身,开口大喊:“梁平!”

    瘦小的传令兵立即从不知哪里冒出来。

    “有——”

    “招呼所有的兄弟,带上所有的火铳与弹药,立即上马,随我急速救援香子城。”

    在种建中身后,王韶几乎模糊了视线。

    他几乎已经明着告诉眼前这年轻人,此去几乎等同于送死,这个年轻人却马上变了态度,欣然前往,毫不迟疑。

    总是被诟病为“积弱”,然而他眼前的这一群大宋儿郎,却无一不是血性汉子。为了他们的家园,甘愿提刀上阵,没有一人后退。

    但凡没有朝廷上文官们的掣肘,这些年轻人,能够做出多大的成就,可想而知。

    转眼间,种建中已经集结了他的两个骑兵指挥,大声号令:“上马!”

    他麾下骑兵训练有素,上马的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人。

    八百人的骑兵队,有五百人背上挎着一枚长长的、形制奇特的火器,在深夜中被火光映亮,反射着乌沉沉的光。在这枚火器之外,才是弓箭、箭袋、弩箭……

    余下的三百人除了自己骑乘的马匹之外,还牵着袍泽们的备用马,人强马壮,斗志昂扬。

    王韶目睹眼前这一幕,心知前往香子城田琼的那一队未必没有转机。

    这时王厚匆匆跑来,却错过了与种建中道别。他面带羡慕嫉妒,到王韶面前,抱怨道:“大人,彝叔能率部与木征接战,儿子也能。”

    王韶此刻已经演示了全部感情,一回头,脸若冰霜,寒声道:“还不快去带人连夜修补城池,清点城内粮秣?”

    “种彝叔这回前去吓坏木征,木征恐怕还是要回头来抢河州的!”

    王厚悄悄吐了吐舌头,但他老爹给的是军令,王厚纵是个衙内,也赶紧肃容应了。

    “另外,传讯给折可适与王君万,要他们做好准备,需要奇兵的时候到了。”

    *

    明远大约在一个多月之后,才在汴京城中听说了河州之战的大致详情。

    如今汴京城的讲古先生突然都不讲古了,改讲大宋西军在熙河路的骄人战绩。这些讲古先生在京城里受到广泛追捧,只要一张口,就有无数人围上来捧场。百姓们听了一遍又一遍,却没有一个人嫌听腻味了的。

    各家瓦舍勾栏争相延请这些讲古先生驻场,各大正店脚店也不甘示弱。

    长庆楼也请了一位,明远便坐在自家产业里一面听讲古先生说书,一面遥想熙河路战场上的硝烟与豪情。

    “各位,咱们上回说到,王韶王经略,率领部众,一鼓作气,攻下了河州城。”

    “谁知那老jian巨猾的木征,逃出河州之后,借着地利,率部兜了一大圈子,绕道王经略身后,攻击香子城——”

    “要知道,香子城此刻,就算是加上民伕,也只有一千七八百人驻守啊……”

    听这讲古先生铺开了悬念,长庆楼坐着听讲古的食客们也纷纷面露紧张,还有人发出“啊”的轻呼。

    明远则放下了伙计刚刚送上的“凤头酒”,在听种建中亲身经历的战事之时,他是万万没有心情品尝长庆楼这种名闻遐迩的美味饮料的。

    “田琼没有辜负王经略的期望,果然带着麾下两个指挥杀到了香子城。”

    “岂料,将香子城团团围住的木征大军早已摆开阵势,等着他们……”

    “天将亮的时候,田琼田校尉,战至最后一人。他身上的衣袍被敌军的鲜血所浸透,放眼四顾,身边再无一个袍泽尚能站在这香子城前。”

    “田校尉所做之事,是找到他那个指挥所携带的神臂弓,将之一一毁去。”

    长庆楼上的听众们齐齐发出好奇的一声:“咦?”

    明远垂下眼帘,知道这是讲古先生在故弄玄虚。

    神臂弓是大宋军中的神兵利器,军中的规矩,即使是吃了败仗,宋军在退却之前也必须摧毁所携带的神臂弓,以防止契丹或是西夏党项人获取之后仿制。

    但是,战场之上的情势瞬息万变,田琼在战至最后一人的情况下,未必还能有机会找到袍泽们留下的神臂弓,再一一毁去。这估计是讲古先生的自行“发挥”。

    可这还是触动了听众们的心弦,长庆楼上一片唏嘘。

    谁知这讲古先生话锋一转,突然道:“就在木征的羌兵举着刀剑,向田校尉逼近的时候,忽听大地震颤,远处又一队骑兵如疾风扫叶般赶到。田校尉一下子认出了领军之人,狂喜高呼:‘种昭武,是种昭武来啦!’……”

    明远听讲古先生讲完这一段,只觉得心情无比舒畅,顺手取过放在桌边的“凤头酒”,就着苇管吸了一大口。

    而此刻,长庆楼上也是扬眉吐气。食客们听到最后,纷纷举杯庆祝,赏钱像是雨点一样掉落在讲古先生事先准备好的钱筐里。

    事实是在河州之战中,王韶接连派遣田琼、种建中两支骑兵,支援香子城,最终将木征活生生拖在香子城下,待到王韶腾出手来,与折可适王君万等将合围,将木征的兵兜在包围之中,阵斩八千余人,夺得良马近万匹。

    阵斩八千,这几乎是一个破记录的数字。

    最终木征几乎全军覆没,孤身逃离河州,与湟州前来的援军会合,逃往洮州。

    这是熙河开边以来,大宋西军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田琼与种建中奋不顾身,在香子城下阻击木征。

    田琼是第一批,几乎全军覆没。

    但多亏种建中所率的第二批援军赶到,救下了田琼和他身边的最后几人,随后直突入木征中军,势不可挡,将木征麾下众将吓得魂不附体,阵势大乱。

    于是王韶的大军才能及时赶到,给木征以迎头痛击。

    当然,明远在官署看到的邸报,上面只有干巴巴的战报描述,而此刻长庆楼上讲古先生,则是添油加醋,该扬时扬,该抑时抑,该转折时转折……听起来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但无论是朝廷邸报,还是讲古先生的讲述,都只字未提“火器”。

    想必是宋廷严格封锁了消息——讲古先生知道神臂弓,却不知道比神臂弓更加厉害的大杀器。

    只有明远一人知道——这一役里火器是绝对建功了的。

    因为明远一下子得到了将近500点的蝴蝶值。

    嘚瑟的他。

    此刻长庆楼上欢腾一片,然而倚在柜台后的大掌柜明巡,却望着玻璃窗外的天色,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道:“若是这老天爷肯下点儿雨……就更好了!”

    明巡这番话宛若给烹油烈火上浇了一瓢凉水,气氛稍微冷下来那么一丁点儿。

    明远也不由得转向窗外。

    汴京街道两侧栽种的树木正努力发着新芽。

    确实,已经很久没下过雨了。

    第257章 亿万贯

    与明远所料一致, 北方诸路,一直到三月都没有下雨。据说在大名府一带,已有水井完全干枯,出不了水。

    同时, 无数蝗虫从辽国境内南下, 来的势头比辽室的宫分军骑兵还要勇猛。它们见绿色便啃, 片刻间便能席卷一切。

    旱灾与蝗灾夹击, 一时令北方赤地千里,饥饿的百姓们纷纷将家园抛在身后,拖家带口地逃往南面有粮的州县。

    大名府开常平仓放粮, 将粮仓放空了还是没能赈济所有灾民。

    于是京中便有御史弹劾“青苗法”,说“青苗法”一味放贷敛财, 却使常平仓中存粮尽去, 真到荒年时便无粮可用于赈灾。

    明远坐在他“金融司”的衙署里, 看到邸报上发下来的弹章,撇嘴表示不屑一顾。

    “北方已经旱了这么久,再满的常平仓也早已空了。再说, 若没有‘青苗法’盘活常平仓中的存粮, 令时时有官员查验,这常平仓就真没有其它贪污之人将手伸到存粮上吗?”

    明远手下的小吏吐吐舌头,心想这位年轻的上司还真敢说。

    但是他们没忘了提醒明远:“明监司, 话虽如此,有此弹劾在,王相公他……”

    明远一凛,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以往御史上表弹劾王安石, 天子的做法往往是将这些弹章“留中”, 大概就是将这些批评意见“摁住”, 不让它们影响到宰相的施政。

    然而这次,连明远这样品级不算高的小官,也能看到御史对王安石的弹劾。

    虽然王安石早已被弹劾惯了,但天子的态度悄然发生了转变。

    明远回想一下历史,想要叹气,但发觉自己在小吏面前,就还是忍住了。

    不多时,王雱匆匆而来,在明远对面坐下,开口便问:“如何?”

    明远也不问“什么如何”,马上就答:“放心吧!”

    王雱紧绷的神情终于放松,脸上开始露出些笑模样。

    明远确实是令人放心的——最近这段时间,他着手做了大量的准备,以舒缓灾情,赈济灾民。

    在蝗虫途经的州县,明远派人去收蝗虫。那些蝗虫个头大好捉,只要拿网在空中网几下,便能网住不少。

    明远收购的价格是二百文一斗,比粮价都要贵一倍。当地便是男女老少齐上阵捉蝗虫,用这害人的虫子换点救命粮。

    谁知这消息流传到汴京来,京城中有人一脸惊异地帮明远宣传,说:长庆楼的东家在高价收蝗虫,会不会将来搞个什么蝗虫入肴?

    这个猜测一出,京里的流言马上就变成了“长庆楼很快要办蝗虫节”,吓得食客们一进酒楼,就要先看看今日的菜单。

    最终明远不得不在《汴梁日报》上辟谣,说他收购蝗虫,统一用来磨成细粉,加在喂鸡喂鸭的饲料里,吃这种饲料长大的鸡鸭rou质鲜美,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