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2000年当学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4

分卷阅读304

    的这篇论文让编辑有些犹豫不定,由于“庞加莱猜想”因为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的三篇预论文而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最近这段时间关于这个猜想的论文数量激增了不少。毕竟佩雷尔曼那只是预论文,在没有详细的推理过程之前,学术界是不会承认“庞加莱猜想”已经被解决。如果有人能从别的方法证明这道题目,那么“庞加莱猜想”的破解第一人头衔还是会落在自己头上;或者干脆替佩雷尔曼将详细推理过程给写出来,那么好歹也能否分享这个头衔。可惜不知道是佩雷尔曼在故弄玄虚,还是佩雷尔曼自己也没有详细的推理过程,总之学术界都争吵了好几个月了,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

    看到这篇来自华夏,学术单位挂着Tsinghua Uy的论文,编辑不知道该说什么。清华大学在国内当然名满天下,但是放到国际上却只能说是一流大学却不是顶级大学。在数学专业领域,清华的排名甚至在50名开外了。国内的大学中,北大、复旦和上交大都在清华前面,甚至连北师大都能在数学领域和清华较量较量。

    “不管怎么说,论文没有太明显瑕疵,已经符合过审标准了。”编辑犹豫了许久,最后自言自语道。“我这边还是安排同行评审吧。”

    编辑将论文提交到下一阶段,同时发出一封邮件给林锦麒,表示他的论文已经进入同行评审。通常这就意味着杂志已经认可了林锦麒论文的初步质量,剩下就是看专家们对论文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进行验证了。

    第105章 来自东方的天才

    说来有趣, 林锦麒准备将自己有关“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分成两次投稿,完整版投的是美国的, 而详细版则是打算投由普林斯顿大学负责主编的。-不过林锦麒人算不如天算, 编辑部居然将这篇论文转寄到了正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约翰·米尔诺教授。

    米尔诺教授虽然是年近80岁的老人,但是他的思维依然活跃,精力依然充沛。这位老教授已经在1962年和1989年分别获得了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可以说国际数学三大奖就只差阿贝尔奖了。不过到了后世的2011年, 这位老教授终于完成了国际数学最高奖的大满贯, 成果摘下阿贝尔奖。除此之外, 他还是美国国家数学奖章获得者,属于美国科学界的国宝之一。因此林锦麒这篇论文如果能得到这位教授的认可和通过, 那么论文的份量自然又会被加重许多。

    不过林锦麒此时并不知道谁将是自己论文的同行评审员, 因为采取的是“双盲制度”, 即撰稿者不知道评审员身份,而评审员同样也不知道撰稿者身份。从理论上来说, 这已经是最公平的原则了。但是收到来自的电子邮件还是让林锦麒颇为兴奋,能进入杂志的第二轮审稿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就已经是胜利了。别说华夏的本科生了,美国又有几个本科生敢往投稿还能到第二轮呢?

    林锦麒将这个喜悦默默地留在心底, 没有告诉任何人,在没有最终结果之前,林锦麒觉得还是不要过早地“立FLAG”, 毕竟自己在前世是连续参加十年参加公司年终抽奖结果连“阳光普照奖”都抽不中的人。要知道这十年林锦麒已经换了四家公司,但是还是依旧没戏。

    约翰·米尔诺教授看了看窗外,居然又工作了一个通宵。虽然自己是数学专业方面的教授, 但是不代表米尔诺教授对医学是一无所知。相反他也知道熬夜对于每个人都无异于慢性自杀,可是对于很多研究者来说,深夜往往是灵感最活跃的时刻。很多华夏的学子都被爱因斯坦的半句名言给“喂鸡汤”了,殊不知在科研领域里,越走到最后越能发现“天赋”才是最终决定一切的。

    尤其是在数学领域,一个数学家一旦过了40岁基本在数学界就被默认为“退休人士”了。中年之后的数学家当然也对数学界有贡献,但是他的贡献往往都是在自己经验上对自己既有研究成果的缝缝补补,至于还能不能有开拓性的贡献?那基本无异于中□□大奖了。

    米尔诺教授也知道自己到了这个境地,因此他最近的工作都是对既有研究的再研究,希图能够更加完美;除此之外就是培养新人,年轻人的大脑是每个步入中年之后的数学家最嫉妒的,因为年轻人那极具想象力的猜测往往就是某个数学难题的敲门砖。米尔诺教授摘下眼镜,按了按鼻梁,然后喝了一杯nongnong的咖啡。他打开电脑,开始查看起邮件来。毕竟自己还是有带博士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一些科研机构或学会任职,因此俗务也是不少的。

    在电子邮箱里,米尔诺教授看到了一封标记为“重要邮件”的邮件,那醒目的红色惊叹号让自己不由得首先注意到他。米尔诺教授了看了看发件人,是来自编辑部的邮件。看来自己是被抽中论文评审了,米尔诺教授笑笑就打开了邮件。邮件正文是编辑的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论文稿就以PDF形式放在附件里。

    看到这篇论文是关于“庞加莱猜想”的,米尔诺教授其实从心底就有些轻视了。自从去年那个俄国数学家接连发了三篇有关“庞加莱猜想”的预论文之后,关于这猜想的研究就突然火爆起来了。作为一个资深学者,米尔诺教授很反感学界这种“追潮流”的做法。一个研究者自己擅长什么,难道心中没有数么?结果看到解决“庞加莱猜想”只差临门一脚就各个都来凑热闹,无非就是想打个时间差将“庞加莱猜想解决者”的头衔戴到自己头上罢了。

    不过身为评审者,米尔诺教授也知道自己不应该带着主观情绪,所以他稍微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然后点开了邮件的附件开始。

    “你打算邀请郭富城来给代言?有必要么?而且身为‘四大天王’的身价也很高的。”

    陆晓华看到林锦麒对于的推广建议就觉得有些头大,游戏圈和娱乐圈在这个时候基本还是各玩各的,偶尔的明星代言其实也不是娱乐圈的真正大牌明星,更多是游戏圈自己捧起来的“网红”罢了。如果这次地平线游戏真的成功邀请到郭富城代言,那就算得上是国产游戏圈与华语娱乐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了(因为早前有过韩国游戏请张惠妹代言的先例)。

    陆晓华盘算过,单单以这个“首次”就至少能承包各大游戏媒体和娱乐媒体的头条好几天;再加上郭富城的名气加持,那么热度维持半个月以上是轻而易举。只是郭富城的粉丝群体和的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