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人想得坚强。 对于旁人所谓的“新生儿”是天煞孤星,克母又克父之类的论谈,两人皆是嗤之以鼻。 小儿子还没成亲,洛炎就是长子留下来的唯一血脉,是他们老洛家的根,命根子。 洛明远死后,洛青松与李氏将洛炎从镇子上接回了小林村,陈氏的娘家并没有因为女儿和女婿的离开就与洛家断了往来,时常送些新生儿用的物什。 在洛家和陈家的照料之下,洛炎就这么一步步长大,五岁时到了村中的村学开蒙,一部部按部就班,循着他父亲当年的轨迹,一步步走下去。 十二岁的童生,县试案首,洛炎可谓是一举成名,人人皆道:“虎父无犬子。” 又是一匹千里马。 伤仲永的故事谁人不知,洛炎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感到骄傲。 而是继续努力读书,准备考取秀才。 没有意外,院试中榜,洛炎考取到了和他父亲洛明远一样的功名。 假以时日,超过他父亲,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在参加乡试之时,洛炎被分到了臭号的号房,所谓臭号,就是在茅厕旁边的考房,想想便知道,那滋味,怎能令人忍受。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本来分到了臭号就已经够倒霉了。 在考试期间,洛炎隔壁号房的考生,被查出舞弊。 捉拿的阵仗好生吓人,令人胆战心惊。 考完乡试出来,洛炎就病倒了。 身在臭号,还要强行参加考试,本就是折磨。 又碰上了数年难遇的考场舞弊案,那捉拿考生的场景,一直在洛炎的脑海里,深深映刻着。 生理与精神上的双重痛苦,洛炎第一次,对考试心生怯意。 这大病一场,便养了三个月。 不出意外,洛炎并没有考中。 众人对此并没有微词,洛炎一次考中童生和秀才,乃是天降的惊喜了。 毕竟他父亲,也没有考上举人。 况且洛炎年岁本就还小,余生漫长,还有的是时间去积累经验,考取举人。 现如今秀才公的儿子也是秀才,也是一段佳话了。 养好病之后,洛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着那一堆参与科考的书,便心生退意。 他或许知道自己出了点问题,但又不知道怎么办,祖父母与小叔的殷殷期盼,村中人与镇中人的态度,他不知道这件事该去告诉谁。 只能埋在心里,强行让自己专心读书。 有时候,用力过猛只会适得其反。 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洛炎带着众人的期盼进入考场,可曾经的场景却一直萦绕在他的眼前,心中只有退意,惶惶恐恐,拿着笔的手抖得不停。 屡试不第,众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镇上和村里流言肆起。 看着爷爷奶奶与小叔欲言又止的态度,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把自己封闭起来。 为了他科考,家中也是耗尽了钱财。 小婶因为他耗尽了太多钱财而和小叔离心,爷爷奶奶也终究没有等到他中举的那一天。 他不能再继续祸害小叔了,到县里设了个摊子,踢人代写书信,赚些润笔的费用,勉强够他一人的饭食了。 临死之前,他依旧不明白,为何会如此?如此啊? 他想让小叔过得幸福,想让爷爷奶奶以他骄傲,安度晚年,想要摆脱自己的心障,考中进士,改善门庭,光宗耀祖,完成先父未尽的心愿。 洛颜看着颓废不堪的洛炎,告诉他,他那心障其实是一种病症,只不过碍于时代的原因,没有得到重视,人们对此也并不了解,也没有妥善的解决之法。他听闻此言,状若癫狂,失声痛哭,原来,原来这是一种病,只是这病,太不合时宜,也毁了他的一生。 “这次的任务可不简单啊。”洛颜,不,现在是洛炎了,深呼一口气,要参加科举,真是令人头秃。 不过好在有原身前世一生的记忆,在考举人之前,就算是按部就班跟着原身的路线走也没有问题。 现在原身七岁,五岁时在村学开蒙,习得,之后便是,现在已经学完了四书中的两本,按照原身的轨迹,十二岁迈进了茫茫科举路的第一步,考中童生,也就是说,在十一岁之前,四书五经必须全部学完,不光得背的滚瓜乱熟,其中的经义也必须熟知。 想到这里,洛颜眼前一黑,上个小世界读了那么多书,没想到这辈子还要读更多的书。 好在她本身就是文学院出身,又读到了博士,还有着原身上一世的记忆,再读四书五经,也算是驾轻就熟。 今日正是村学半旬一日的休息之日,洛炎待在家中休息,却不想转眼间就换了一个壳子。 对于此次委托人的心愿,完成任务洛颜很有信心,只是,无论如何,她心理上都是个女人,此次任务的委托人是个男人,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 此时洛炎还小,一想到长大之后难免会被要求娶妻生子,洛颜便有些头疼。 这可如何是好? 罢了罢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还有十年的时间慢慢想办法。 拍拍脑袋,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洛炎惊觉肚饿,想到奶奶临走前的话语。 开门走出去到灶台边,准备吃饭。 碗里是两个拳头大小的野菜团子,是荠菜团子,荠菜在野菜中已算是口感较好的了,但洛炎吃起来,还是忍不住皱眉,啊,万恶的古代,真是无比思念现代的美食,水煮鱼麻辣小龙虾火锅烧烤,就这么离我而去了。 一个野菜团子下肚,洛炎已经有些饱,只是想着现在长身体,也不能浪费粮食,舀了一碗水,就这野菜团子,慢慢吃完。 明天就要继续去村学读书,好在原身本来的性格也是不善言辞,扮演起来没有多大的压力,就算是有人发现了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年纪还小,到底是个孩子没有定性来解释。 我要光宗耀祖2 傍晚,在田里劳作一天的洛青松,洛明德与李氏归来,上午回了娘家探望哥嫂的小婶吴氏也早已备好饭菜。 这个时代,吃饭还以分餐制为主,相比于城内的富贵人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