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溟涨(H)在线阅读 - 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

    

浪与潮



    2011年,我们在世界的一片动荡之中考上了高中,那个时候信息流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电视机都被大人们霸占着看新闻,然后这些新闻就变成他们在茶余饭后,公园角落,聚会宴会上的谈资,那时候也是没想到那些东西后来我会在自己教学的教材上看到。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日本大地震、欧洲债务危机、本·拉登被击毙、中国南海问题、全球气候灾害、媒体帝国的窃听丑闻、挪威的枪声和伦敦sao乱、美国主权信用降级、非洲大饥荒等.........

    就在昨天我还在讲一道试卷上关于日本地震的问题,今天坐下来写作的时候,才发现这件事发生在2011年,可能老天也知道我今天要坐下来写一些回忆,提前给我递了素材。

    2012年,我记得是很特别的一年,特别在哪里我也记不清,当时提起那年我总是觉得难以忘怀。

    姑妈家的jiejie去海南集训,拍了很多海边的照片,我看着这些照片,突然很想去海边。

    我曾今不止一次跟叶禹潮说过我先去海边。

    他问为什么。

    我也回答不上来。

    我总觉得大海对我来说总有莫名的吸引力。

    又或许是我们名字的浪与潮都跟大海有关,又或许是当时一些不靠谱的塔罗说过我前世生活在亚特兰蒂斯,我对海,对水有莫名的执着,所以我想亲眼去看看大海。

    2013年的9月18日,大晚上的睡不着,背单词也不能让我入睡,我想着他,想着我,想着我们,于是在上网搜索海浪与海潮的区别是什么

    很快有人给我回复了,海浪和海潮:海浪受天气、风力等影响;海潮受月亮影响潮中有浪,浪不一定是潮。

    2014年高三第二学期的某节语文课上,老师让翻出绿皮的习题册。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到成语运用板块语文老师站在我旁边,撑着我的桌子,手上的粉笔灰粘在我的桌子上,我看着她的手发呆。

    突然她用手上的册子拍了我一下,让我起来回答她的问题,我对语文毫无兴趣,叶禹潮跟我相反,他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每次考试考得最好得也是语文,他把册子递过来,上面写着:得陇望蜀,意思是得到了陇地,又想占有蜀地,比喻贪得无厌。

    语文老师问:这时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我说:贬义词。

    语文老师说:先前它是褒义词,后来演变为贬义词的。最早这个成语是出自汉光武帝刘秀,当时刘秀已经收复了中华大地,只有蜀地和陇西尚未收复。既得陇,复望蜀,表达了刘秀远大的志向,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志在更进一步,一统天下。后来,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可见,曹cao把得陇望蜀理解成为了贬义词,意思就是贪心不足。然而,事实证明,曹cao理解错了,事儿也办错了,曹cao如果当时下定决心乘胜追击,蜀地可定。因为,曹cao撤退时,刘备还尚未稳定住蜀地的局势。再等曹cao纳过闷儿来,悔之晚矣。自此开始,得陇望蜀,完完全全地被理解成了一个贬义词。

    老师给大家讲解完后,看着我说:明白了吗?

    我低着头看着我的册子说:明白了。

    老师说:坐下吧。

    我坐下之后,看着那一道题,反复琢磨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我看了看旁边的叶禹潮仔细思考,这个成语对我来说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呢。

    2014年,6月6日下午,我们去看考场,上午还是大晴天,这会儿就变成了阴天。

    我问他:明天会下雨吗?

    他说:不知道,没关注天气预报。

    在大风把我的头发吹的乱七八糟,我的脸皱成一团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他对我说:

    如果明天下雨的话,咱们高考完就在一起吧

    呼呼的大风把他身上宽松的白色短袖拽来拽去,我试图从他的脸上找打开玩笑三个字,但是他的眼神过于炙热,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期盼与忐忑。

    2014年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是个阴天,还有点闷,老天都不眷顾我我们。

    高考的第一天,我看到第一篇语文是有关于悲剧的,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把那道题翻出来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rou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这篇,我后来对答案的时候发现三个选择全都做对了。

    按照平时我的语文选择一篇只能对一个,那时的作文我也印象深刻,举得例子是山羊过独木桥,我当时想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整张卷子都在书写我的现状还预测了我的未来。

    我和叶禹潮算是哪类过桥的人,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想在此之后与他做个了解。

    我本来不是很好的语文,但高考的时候突然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语文高考竟然考了128分。

    其他的我稳定发挥,数学145,英语140,理综255。

    总是是一个很吉利的分数,668。

    在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和叶禹潮的故事结局肯定是BE,但又觉得我们是最伟大的HE,那篇文章不是说了嘛,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