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小知县在线阅读 - 小知县 第54节

小知县 第54节

    听到这话,纪炀三人对视一笑,心情更加轻松。

    吃美食,又谈论舒心的事,不枉他们辛苦许久。

    不过那边聊着聊着,竟然聊到另一件事。

    “扬州最近兴起一种葫芦器具,价格便宜低廉还好看,只是数量极少,都有人要花高价购买。”

    “我见过,小小巧巧的,还很轻便,听说现在行船的人都愿意带,路边的小摊贩也愿意用。说是不容易坏,还不占重量,模样也好看。”

    “对,你怎么见的?”

    “就有家富户,他家最爱追这些新奇玩意,特意从扬州买来的。还说是汴京的葫芦先生设计,精巧得很。”

    “看看人家这地方,好东西就是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传到潞州啊。”

    葫芦器具。

    小巧轻便还好看?

    凌县尉多嘴问了句:“你们说的,可是饮食器具,小葫芦做成杯碟碗?”

    “对对对,就是这个。”

    纪炀也忍不住放下筷子。

    这是不是另一种出口转内销?

    潞州城的物件放到扬州城卖,然后潞州的人再花高价给买回来?

    不至于啊。

    纪炀一时憋得有些说不出话。

    凌县尉跟平安的面色更是古怪。

    直到三人离开,凌县尉忍不住道:“其实,其实那葫芦器具是咱们潞州产的,只是放到扬州寄卖而已。你们千万不要花高价买,这东西很便宜的。”

    啊?

    潞州产的?

    他们怎么不知道?

    等等你们别走啊!再说说详情!这东西在哪买!

    他们也比扬州早一些时候把玩?

    可他们反应过来,纪炀已经带着两人离开,手里提了几坛好酒,再带上购买的物件,三人骑马回扶江县了!

    虽说纪炀十一月可能还要过来一趟,但现在先回去吧!

    再过来的时候,那就是官员考核之时,具体时间还要看十一月前后知州发的文书。

    这考核可不简单,每年小考,三年一大考,次次都是难题。

    依照承平国规定,官员年末考核,需考四善二十七最。

    这四善二十七最特别繁琐,大概相当于学生每学期给老师打评分的调查问卷。

    基本是德,勤,能,绩四个方面。

    里面列出种种规则,看看官员符不符合要求。

    考核也是让官员勤勉克己,测试官员的能力。

    告诉他们,不是过了科举便万事大吉,如果不继续学习,别说升官了,不贬职算好的。

    所以每到年末,这事也是官员们最头疼的事之一。

    但这都是十一月份的事了,如今九月下旬,还有段时日。

    只是纪炀没想到,临回去之前还有个意外之喜,他们的葫芦器具在扬州已经有些名气。

    估计玉县丞已经接到新订单。

    不过想想现在只有玉县丞在衙门,恐怕事情多到要睡到衙门公堂上了。

    跟纪炀猜的差不多。

    玉县丞也没想到会忙到这种地步。

    知县大人走后,他先是过问凌家湖修路的事,知道他们秋收之后便雇人修路,自己继续制化肥,他也就放心了。

    凌家湖也是有钱,不用担心这个。

    没过多久,玉家湖到常华县剩下的路,也有隔壁县的人主动修缮,这更不是事。

    玉县丞让玉家湖里长时常过去查看即可。

    然后按照知县大人吩咐,收集冬课名单,县城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报名冬日习字课程。

    只是他们这能充当先生的人不多,滕显今年又不愿意出来。

    满打满算也就四人,所以顶多收二百人。

    消息传出,一时间立刻人满为患。

    他这边忙着登记。

    登记就登记吧,常华县杂货店又来消息,说是扬州那边还要葫芦器具,这次要一万五千套!

    一万五千套?

    上次才五千,这次直接翻三倍?

    玉县丞已经发现了,自己就算分成三份,也做不完这么多活啊。

    以前知县大人怎么把这些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好在卫峰卫蓝还算趁手,还能帮衬一二,再有小吏们也回来,总算歇口气。

    一时间葫芦作坊那边也要安排。

    从九月十六,知县大人走的那天算起,过了不到十天,他就跟过了一年一样。

    娘子还笑话他,好不容易给他差事做,怎么还叫起苦了。

    这已经不是苦不苦的事!

    而是事情太多啊!

    就连凌家湖凌里长也找上来,说是交最近的山泽税,就是化肥作坊的税。

    算了,看在给钱的面子,他就不说什么。

    只盼着知县大人快些回来才是!

    九月二十七下午,熟悉的扶江县终于出现在眼前。

    再次回来,纪炀也觉得有些不同。

    路过南边荒地,远远便看到之前挖的化粪池,如今里面堆满牛粪,会分给贫苦家里使用。

    再往前则是牛棚,三十多头牛全都在里面。

    刚走近,那看牛棚的瘸腿老汉便看过来,见是他们,笑着挥手示意。

    纪炀之前让他在这看顾,若有生人过来,便找人告知他,这事老汉做得也很好。

    三人也向老汉回礼,这下真进了扶江县城。

    走到县城主街,只见县城不少门户都在自己的家门口做葫芦工艺,现在大家越来越熟练,做出来的器具也越来越好看。

    百姓瞧见纪炀回来,自然欣喜万分,他们虽不知知县大人去潞州又给他们讨了什么好处,但他们看到纪炀就高兴,没好处也高兴。

    最后踏入衙门,还没靠近就听到玉县丞的声音:“二百个人,名额早就满了,今年实在不行。明年,明年你们再来,还要提前来。”

    “真没办法,咱们衙门房间就那样大,实在挤不下人。”

    “对,回头你们村那个谁学会之后,让他教村里人啊,放心这事我肯定会说。”

    声音由远及近,直到忽然停滞。

    玉县丞看到眼前的知县大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最后赶紧过来,就差抱着纪炀哭了。

    “大人,您走这十几天里,发生了好多事。”

    “凌家湖的路快修好了,玉家湖那边的路也在收尾。”

    “还有扬州的葫芦器具订单,一万五千套!这也太夸张了!”

    “再有许多信函,都是其他知县寄来,说让您务必查看。”

    “最后是咱们冬日授课,人太多了,实在没办法。”

    纪炀哭笑不得,扶着玉县丞起来:“一件件来,这不是完成得挺好。”

    “哪有好,都快累死了,你,你们呢?那事?”

    在玉县丞哭诉的时候,凌县尉已经把衙门几个百姓请出去,此时衙门里只剩下纪炀,平安,县丞县尉四人。

    玉县丞得知他们连通往潞州城的官道都要有了,一时激动的没坐住。

    更说了可能还要有官学,更是吓得要站起来。

    看看农闲报名听课的百姓有多少,就知道此处百姓也是好学的。

    只是苦于这里没有官学,没有私塾,更没有夫子。

    这官学建成,无亚于天大的好事。

    但最后一项。

    也是知县大人走时最重要的一项?

    纪炀道:“运河一事,已经上报汴京,咱们静候佳音。”

    上报汴京,那就是潞州已经同意?

    千难万险,已经过了头一关。

    原本以为不可能的事,如今一点点促成,让在座众人都是百感交集。

    事情交代完,纪炀等人也算放松下来,把从潞州城买来的好酒,让捕快卫峰卫蓝跑一趟,送到各村里长,以及种田最厉害的人户手中。

    一年到头,他们也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