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小子种田记在线阅读 - 第137页

第137页

    张武亮说锄头是他的管家,锄头也尽职尽责的做好这个管家。不光是双湾镇上的张家院子,还有桃河村的农田杂活,他都在心里记得清清楚楚,时间一到他就带着全睿或者其他人一起回来帮张武亮干农活。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

    张武亮要的小吃配方,周师傅已经研究出来了好多种:rou夹馍、凉皮、鸭血粉丝等等等。除了牛羊rou这种难得食材的菜品,其他张武亮能想起来的都弄得差不多了。

    而当初为了学做东西这些而特意带回来的小萝卜头们,最小的也已经长到了十三岁了。

    在这期间,张武亮偶尔到镇上教教他们识字识数,顺便考察考察,然后挑了几个聪明老实的学了手艺。

    至于开酒楼的事这时候张武亮反而不急了,之前就知道,不是一天两天能办起来的,张武亮早就把永兴街的店铺租了出去,这会还有三个月才到时间呢,总得给人时间找下家吧。

    而且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对张家的生活改变极大。

    第一件大事是罗鸣泽的直系上司承德县县令再回京述职之前,找到张武亮说要跟他合作经营松花蛋的生意,这件事情。

    张武亮一直是交给吴茂钱的,张武亮不知道他怎么会找到自己这来的。

    一方父母官不好得罪,张武亮还是火速通知吴茂钱赶了回来,将合作的事全权交给了他,不知道是不是看在罗家的面子上,县令也没有为难他,直接带着吴茂钱去了京都。

    后来张武亮才知道,承德县县令并不是来给自己找合作了,而是为了他的主子

    以前的四皇子,而张武亮是怎么知道了,那就是接下来的第二件大事了。

    两年前,先皇驾崩四皇子即位,封承德吴商(吴茂钱)为皇商,这时张武亮才知道,吴茂钱到京城是为谁办事,也知道他这几年恐怕也不单单是做松花蛋的生意。

    圣旨下来的前一天晚上,虎子带着十万两银票,来买走了张武亮手里松花蛋的配方,张武亮知道这是吴茂钱的意思。

    他更知道,吴茂钱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一国之君不介意给底下帮他跑腿的奴才一些蝇头小利。却介意一个什么都不做的奴才掌握着配方。

    果然,虎子回京城不久,皇帝的圣旨就下来了。

    虽说是以多年前张武亮教百姓烧肥方法的理由,赐了他一个一方善人的美名,赏了他一个见官不跪的特权。

    但是在其中的人都知道,这道圣旨,因的是他的识时务,为的是帝王仁心的美名。

    若是他执意不肯放手,恐怕现在也没有这个逍遥日子过吧

    张武亮坐在双湾镇张宅的荷花亭里,怀里抱着刚刚诊断出一个多月身孕的陈小年感叹道。

    和这些比起来,张二狗辍学去白玉坊给他二哥帮忙又算的上是什么大事呢?

    第76章

    夫君

    陈小年略带虚弱的声音将张武亮从回忆中唤醒:嗯,感觉好点了吗?

    陈小年靠着他,轻轻的摇了摇头,不大敢动,头晕。

    唉,张武亮默默的叹了一口气,紧紧用力的把人抱在怀里护住。

    陈小年这一次怀孕,反应特别大,经常会感到恶心、头晕、乏力还会有呕吐和嗜睡,是之前怀果果的时候,从未有过的严重。

    之前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就得胸闷待不住,张武亮只能让人他荷花亭子四周挂上帘子挡风,再烧上一些炭盆保暖,让他出来透透气。

    要说陈小年现在也二十有五了。自从生了果果之后一直肚子一直没有消息,都觉得不会再有的了,张武亮倒是平常心,他觉得就一个孩子挺好了。

    陈小年也在他日复一日的安慰中放下了这件事。

    可是谁知,前几天陈小年突然晕倒,吓坏了众人,好在正逢二月初,田中无事,张武亮一家人都搬到了镇上小住,这才没耽误请大夫。

    结果一诊脉竟是喜脉,一家人喜不自胜,给大夫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喜的大夫给陈小年开了最好的安胎药。

    可是自那也好肚子里的孩子,像是为了彰显他的存在感似的,拼命的折腾陈小年。

    张武亮看着眼里心疼的不行,有时候真恨不得没有这个孩子。

    可是一旦张武亮流露出这个意思来,陈小年都会狠狠的戳他几下,这可是他好不容易盼来的孩子,怎容他说不要就不要的。

    两个人又在亭子里待了一会,陈小年觉得差不多了,就回了屋。

    屋里也已经有人开窗透风过了,不复之前的干闷,新买的下人见老爷和夫郎回来了,连忙呈上热水封上门窗。

    张武亮把人护的好好的,陈小年并没有受到凉气,这会小小的抿了一口热水,对着候立在一旁的丫鬟说道:去将小少爷接过来吧,别让他扰了二老爷读书。

    是。丫鬟领命退出屋子,转身往西侧的博乐园去。

    一进院门就听到幼童悦耳清脆的声音,充满不解的问道:小叔,孙悟空为什么要去天上当弼马温啊?在花果山当猴大王不是更好吗?

    接着就响起了一道嘶哑的声音,回答了他的问题:因为他想去天上看看啊,那可是他没有去过的地方。

    张振勇喝了一口桌上的热水润润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