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成短命皇帝后在线阅读 - 第35页

第35页

    “陛下的意思你们应该清楚,他现在没有选秀的意思。”

    梁施芊现在入宫不过是无名无份,若陛下不愿接受她,她此后就是青灯古佛一辈子的命运。

    而陛下的性格已经很明显了,他不是个愿意受人摆布的。

    对这个名满京城的孙女(女儿)莱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还是很疼爱的,但相比家族的前程……

    “陛下后宫总不会一直没人,芊姐儿性情温和聪慧,有娘娘您在,陛下怎么会不喜欢。”莱国公夫人说道,想到前些时间崇宁长公主的公主府,她越发肯定。

    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陛下这是将崇宁长公主拉出了火坑。

    世子夫人没说话,显然也是同意。

    梁太后心知娘家已经下定决心要将芊姐儿送进宫,想到这个还未及笄的侄孙女,叹了口气。

    “太后娘娘久居宫中思念亲人,将莱国公府的小姐接进宫了。”

    梁太后总归是心疼这个孩子,给进宫扯了块遮羞布。

    汴梁城中的权贵谁不是人精,盯着陛下后宫的不计其数,这块遮羞布只能说聊胜于无。

    不知多少官员知道这个消息后,暗骂莱国公府软饭吃惯了。

    宫中的消息叶敛已经能全面掌握,这个消息叶敛却不在意。

    “太后要给你介绍对象了哦。”子夜调侃道,“宿主这个世界又不着急,你就谈次恋爱呗。你要是不给那群大臣留个后,他们要抱着你大腿哭。”

    想想这场面,子夜就忍不住爆笑。

    说实话,子夜从第一次和宿主穿越,就没见过宿主手忙脚乱的时候,子夜着实是期待宿主也能受受爱情的苦。

    宫中的事没有不透风的墙,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梁施芊进宫仿佛真的是在陪梁太后,倒让期待陛下开后宫的人有些失望。

    梁施芊安安静静地陪梁太后礼佛,后宫因为她而起的喧嚣也被即将到来的殿试淹没。

    “太后整日拘着小姐礼佛,不知是什么心思。”贴身侍女采薇给小姐磨墨时,忍不住出口抱怨道。

    梁施芊并未多言,只道,“宫中最重要的是管住嘴,不然你就回府中。”

    何钦被众人包围着,听着耳边的祝贺声,难得有些恍惚,他真的过了。

    他过了会试。

    殿试虽然由天子监考,但众所周知,殿试不会刷人,这意味着他最少是一个同进士。

    大周朝中默认的潜规则,同进士做官最高到四品,突破四品的寥寥无几。

    对于高门权贵,科举并不是唯一出路。

    只是正经文官向来看不起权贵靠着爵位,这时科举的进士出身便格外重要,若族中一代没有进士,哪怕官位再高,人走茶凉,家族败落是肯定的事。

    但那是对他们,何钦祖上数五代,全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别说同进士,举人都是阶级跃迁。

    何家在村中算是殷实的,何父幼年也读过几年私塾。但他天分不够,只勉强识的字,这对农户来说已然足够。

    若没有意外,何父这辈子便会守着家中的土地,生儿育女,等儿子长大,和他一样读几年书,结婚生子,这样祖祖辈辈地重复着。

    何家在当地虽没什么有显赫的祖上,但世居此地,村长里长都是何家人,寻常也不会什么意外祸事。

    然而一件事,让何父坚定了让何钦,这个最聪慧的儿子读书的念头。

    他的同窗程远。

    程家是逃荒来的村里,势单力薄,在村中不被欺负都是看在何家族人淳朴,但更多的就没有了。村中有什么好事,程家也很有眼色的不参与。

    当年程家要送程远去读书的时候,村中看热闹的不少。

    程家连土地都没有,家中更是只有程远一个儿子,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若非程父会些医术能补贴些家用,程家只怕连饭都吃不饱,就这样还要将程远送到私塾,这不是开玩笑嘛。

    果真,在程远读书后,程父租了更多的土地,脸上更是很快多了愁容,原本挺直的背都被压弯了。

    每到年底更是四处借钱,让村中看了多少笑话。

    但这一切在程远中童生后悄然改变。

    尽管那时程远已经二十一岁了。

    在有底蕴的书香门第看来,二十一岁的的童生不值一提。

    但放在乡间,童生的功名已经够开蒙童的私塾,而这还不是结束。

    何父和程远同窗便在一位童生那里,何父不读书后,程远被推荐着去了一个秀才那里接着读。

    这一读就读到了二十一岁,这一年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县试了。

    那秀才年事已高,程远是他关门弟子,他很看好程远。

    为了这次考试,那秀才连程远的保费都没收,甚至为了程远安心备考还补贴了不少。

    这次过后,程远好像时来运转般,秀才、举人,院试、乡试就这样不可思议地中了。

    中举后,程远娶了秀才家的孙女,补了县衙中县丞的缺,彻底改换门庭。

    昔日不如自己的人一跃成为自己高攀不起的。

    之前欠的钱立刻还清了不说,村中的人甚至要将名下土地挂在程家名下来免税。

    地位陡然间转换。

    自此之后,村中人嘴上不说什么,蒙学一下子多了不少孩子。

    何钦便是其中一个。

    何父五个儿子,何钦非长非幼,却因为读书最好最得何父喜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如程远般光耀门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