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在线阅读 - 分卷(110)

分卷(110)

    想不起来就别想了,等到了江宁直接见真人。胤禩笑眯眯的拍拍他的脑袋,曹寅每年回京城述职,待不了几天就要离开京城,胤禌想不起来他长什么模样很正常。

    就算有曹大人在也不能没有防备,江南并不安稳,那些世家大族心思多的很。胤祚不紧不慢的提醒几个弟弟,四哥说江南危险不是危言耸听,那地方简直比在黑龙江打仗还可怕。

    在北边打仗,战死好歹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在南边勾心斗角,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之间有矛盾,南方不同省的士子之间还有矛盾,他们家汗阿玛开鸿儒博学科任用南方士子,南书房也是南方士子占一大半,哪个地方的人位高权重,哪个地方的士子考科举就有优势,不同省份之间的争斗也很厉害。

    前朝的时候,皇帝下令江浙之人不准当户部的官儿,后来又下令连户部的小吏都不准任用那些地方的人,可见汉人自己也知道钱袋子不能被那些人碰,不然各种姻亲师徒关系网绕进来,国库都能被他们搬空。

    可是,这样是不是太欺负人了?胤祈有些不明白,只因为他们出身江浙就不准他们去户部当官,万一错过有本事的人怎么办?

    两害相权取其轻,江南的世家大族经营了不知道多少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比起让他们把持住户部,还是自始至终就不让他们碰钱更安全。胤祚低声解释道,天底下那么多能用之人,不用江浙大族同样可以管好户部。

    江南的读书人同气连枝,不让他们在户部当官,就要在其他地方补回来,不然闹起来很不好收场。

    听说他们玛法在位的时候,南边甚至还出现了抗税的情况,那些读书人嫌他们没文化,说他们收税收的不对,事情闹的沸沸扬扬,最后就算税收上来了,也不能对那些闹事儿的世家大族做什么,只是杀鸡儆猴处理了几个刺儿头而已。

    胤祚没事的时候喜欢读前朝的史书,博学鸿儒科选拔出来的那些人大多留在宫里修明史,有些事情一个人一个看法,看多了就发现治理国家其实是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如果他们家大哥在这里,听到这话肯定要说江南的读书人不听话,把他们打服了就听话了,但是朝廷要用他们来治国,连骂都不能骂太重,更不用说打了。

    也可能是他看的书太少,见识的事情也太少,对事情的了解也太片面,他琢磨不出突破困境的办法,他们家汗阿玛肯定知道该怎么做。

    江南在玛法在位时敢抗税闹事,现在已经没人敢干那种事情,可见情况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汗阿玛解决不了,将来还有二哥,他们兄弟那么多人,总不至于连肃清江南官场都做不到。

    世家大族同仇敌忾,一家有难八方支援,实在惹急了就把所有的世族都打压了,让他们自顾不暇,看他们还怎么给朝廷找麻烦。

    胤祈托着脸听六哥讲小故事,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个哥哥笑眯眯的模样比冷着脸的四哥还要吓人,【前辈前辈,我的程序是不是出错了,六哥明明在笑,为什么我有种想逃跑的冲动?】

    【淡定淡定,这说明你已经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程序完全没有出错,反而还升级了。】光球统感慨的晃晃身子,小笨统竟然能察觉到危险了。

    有进步有进步,它还以为这小家伙的核心代码少了一段,现在看来并没有少,只是发育过慢没能在最开始就起到作用。

    胤祈搓搓胳膊,想着前辈统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什么意思,绕来绕去差点又把自己绕死机。

    算了算了,太复杂的事情他想不明白,还是陪四哥睡觉去吧。

    胤禌听的也是两眼蚊香圈,晕晕乎乎打了个哈欠,往床上一趟然后安详的闭上眼睛。

    汗阿玛保佑,愿梦里没有江南的树枝,盘根错节什么的,听上去就很不好砍。

    胤祚看着他们的反应,拍拍唯一能听懂他说话的老八,叹道,还好有八弟在,不然六哥刚才就白费口舌了。

    看着俩小子的反应,用脚丫子都能想出来他们肯定什么都没听懂。

    六哥过奖。胤禩笑的眉眼弯弯,胤祈胤禌还小,给他们讲那些,不如讲江南有什么好吃的。

    他出门之前特意找了江南籍的侍读学士询问江南特产,记了一整个小本本的好吃的好玩的,如果有机会,挑着捡着也能玩尽兴。

    胤祚挑了挑眉,八弟知道江南有什么好吃的?

    胤禩疑惑的看过去,六哥出来之前没有提前打听好?

    胤祚:

    胤禩:

    行吧,不是什么大问题。

    *

    南巡队伍很快抵达江宁,即便春寒料峭,江宁城也还是万人空巷,曹寅办事向来稳妥,提前得到皇帝要与民同乐的消息,再怎么叹气也只能照办。

    江宁这地方是什么情况皇上不知道吗,与民同乐的同时很危险啊皇上。

    曹大人从十六岁就待在皇帝身边,一直都是帝王心腹,和康熙既是君臣也是朋友,私底下相处时比寻常君臣随意许多,在心里吐槽皇帝这种事情更是干的熟练。

    城里城外检查的再严,也难保有什么心怀不轨的人混进来,皇上怎么年纪越大越不稳重,还与民同乐,这是能轻易乐的事情吗?

    曹寅头疼不已,但是没办法,命令已经下到他手里,就说明皇帝身边的大臣没劝住,那么多人都劝不住,他又来不及赶过去,只能小心再小心,尽量将城里的不稳定因素清除,如此才能满足他们家皇上骑马进城的小心思。

    等圣驾抵达,先派人将阿哥们送去织造府,再陪着皇上骑马进城,如此不用担心阿哥们的安全,只cao心皇帝自己能省心很多。

    其实,除了反清复明人士,他们皇上来江南并不会受到百姓的太多排斥,对大多数百姓来说,只要能让他们安稳度日,他们不在乎龙椅上坐着的是谁。

    汉人皇帝也好,鞑子皇帝也罢,反正天高皇帝远,他们活一辈子还能天天见皇帝不成?

    皇上南巡带的人不少,但是出行的花销不走国库,而是由内务府出,皇帝自己掏钱,不用摊派到百姓身上,他们自然不会太排斥。

    官道是朝廷出钱出力铺的,坏了也是朝廷出面修补,康熙也不是喜欢奢靡的人,能过好日子就过好日子,过不上好日子,条件差点他也不是接受不了,因此除了经常去的地方之外,他出门很少建行宫。

    来江南就更不用cao心住处,直接住他家就是。

    江宁城的大街上人头攒动,曹寅带着江浙的官员迎接皇帝,背对着兴致勃勃的百姓,嘴角微抽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不掏钱就还能看皇帝,这种好事儿可不多见,免费的猴戏不看白不看,有热闹不去凑,难道等着热闹走了再痛心疾首?

    额,虽然这话不能说出口,但是在大多数百姓心中,差不多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谁能不喜欢看热闹呢。

    哈、哈哈、哈哈哈。

    第122章

    *

    从京城一路到江宁,康熙一边接见各地官员一边赶路,在马车上过了十多天后,南巡的队伍终于到了江宁城外。

    曹寅在城门外接驾,官兵将路两边挡的严严实实,一点空闲都不敢留,路边的百姓实在太热情,稍有不慎百姓就要挤到圣驾面前,到时候惊扰了圣驾可就麻烦了。

    路边挤的都是人,康熙骑着马带着大臣进城,还时不时朝百姓挥挥手,曹寅绷紧了精神跟在他旁边,只想赶紧走完这段路回到织造府。

    亲民能让百姓高兴,更能让藏在百姓中浑水摸鱼的反清复明人士愤怒,皇上真是越来越不好伺候了。

    皇帝陛下与民同乐,一路乐呵的来到织造府,在此之前,阿哥们已经在织造府玩儿了小半天。

    康熙来到之后要见地方官,只带了三阿哥和四阿哥两个能够办差的儿子,等正事儿谈完,如果还有接风宴之类的事情才需要其他阿哥出场,除此之外,他们需要关心的只有怎么玩。

    胤禩出来之前做足了功课,不光有好吃的还有好玩儿的,这会儿正被几个兄弟围着给他们讲江南的园林风景,畅春园在修建时就参考了南方园林的样式,不过南北毕竟不一样,现在能亲眼看到江南的园林,如果碰到喜欢的,将来他们出宫开府,还可以让工部把自己的府邸改成类似的样子。

    南边的园子比北方精致多了,唯一一次公费修缮宅子的机会不能浪费掉。

    江宁织造府很大,在皇帝南巡时充当临时行宫完全没问题,胤祈原本想着在织造府里溜达溜达,然而乐极生悲,当天晚上就因为水土不服趴下了。

    好吃的不属于他,好玩的不属于他,属于他的只有兄弟们的慰问,以及熬的黑漆漆的苦药。

    皇帝出行带着太医,路上没发生什么事儿,到江南地界儿了却趴下一个,康熙看着蔫儿了吧唧的儿子,只能安慰他说等他好了再带他出去玩。

    其实父子俩都知道,等病好了他们就该启程回京城了。

    胤祈已经很久没有生过病,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竟然栽在了水土不服上,他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去五台山都没有水土不服,现在身体比以前好那么多,为什么出趟远门还会水土不服?

    康熙安慰了小家伙几句就走了,胤禛怕几个小的太闹腾打扰弟弟养病,早早就让他们去休息,等他们家汗阿玛离开之后才进屋在床边坐下,你好好养病,四哥回来给你带些好玩的小玩意儿回来。

    为什么不是好吃的?胤祈下意识问道,猛不丁想起来他们家四哥以前干过的带糖葫芦给他看看的事情,鼓了鼓脸赶紧把回忆压下去,算了,不要好吃的,四哥自己玩的开心就好,要用心看这里的园子是什么样,回头四哥出宫开府,要盖个自己喜欢的府邸才行。

    好,等府邸建好,里面的院子随你挑。胤禛无声叹了口气,揉揉小家伙的脑袋让他好好休息,早点把身体养好,府邸建成什么样不重要。

    第二天,康熙继续会见大臣,曹寅随侍在一边,阿哥们在站在那里旁听。

    皇帝南巡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巡视水道,二是收揽人心,今年出发的早,来的路上没有耽搁,巡视水道主要放在回程,现在要忙的就是接见江南的大臣。

    江宁织造是个肥差,前朝的时候就已经在江宁地界儿设制造局来供应宫里的用度,顺治年间重新设立织造局,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这三大织造共同经营江南一带的丝绸产业,用民间的俗语来说就是正儿八经的皇商。

    前朝的时候织造府是为皇亲大臣提供服务的皇商,由提督织造太监管理,顺治年间复设江宁织造府,由户部派人来管,不过没几年就又扔给了宦官十三衙门,直到康熙二年才改成从内务府派人前往江南常驻,官名为江宁织造郎中。

    江南的丝织业向来发达,民间许多百姓靠这个生活,织出来的丝绸缎子不光供皇亲贵族使用,卖到世界各地的更多,朝廷每年能收几百万两银子的税,换句话就是,富商巨贾赚的更多,这中关乎皇帝钱袋子的活计,自然要由皇帝的亲信来担任。

    第一任江宁织造郎中,就是曹寅的父亲曹玺。

    如今的三大织造之中,以江宁织造为首,曹家备受皇恩,曹玺曹寅父子深受皇帝信任,如若不然,曹寅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接任江南再制造的职位。

    江宁织造府、江宁织造署、还有一个江宁织造局,全都是江宁织造郎中的地盘,江宁织造郎中是五品的官员,如果只看品级,和芝麻大小无甚区别,但是就是这么个五品小官,两江总督见了也得以礼相待。

    毕竟朝中上下都知道,曹家这江宁织造管的不只是买卖丝绸,还要监视江南地区的各中情况,按照规矩,五品官没有给皇帝递奏折的资格,但是曹家父子在江宁这些年,写的折子比两广总督都多。

    以前朝廷派钦差来检查情况,糊弄几天也就过去了,现在钦差直接住在江南,身上随时带着尚方宝剑,看见什么都能给皇帝报告,这谁受得了啊。

    偏偏曹玺是个厉害人物,江南的官员玩儿不过他,只能把小心思收起来,把以前能够光明正大干的事情费劲儿挪到地底下,好不容易盼到曹玺病死了,新上任的江宁织造是他儿子,所有人都觉得区区一个毛头小子不足为惧,然而还没等他们庆祝,就惊恐的发现这个毛头小子的手段比他爹还厉害。

    皇帝亲政之后手段老辣,对亲信更是偏心偏到了明面上,怕这个发小在江南站不住脚,又给他加了个两淮巡盐御史的职位让他巡视两淮盐政。

    盐铁自古就是国家命脉,丝绸生意谁干都是干,盐政可不是谁想插手就能插手,曹寅一人身兼两职,还都是别人八辈子都求不来的大肥差,可见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曹大人也没让康熙失望,这些年在江南干的风生水起,密折一道接一道的往京城送,在江南官场上,他就是皇帝的眼睛。

    皇帝召见本地官员,问的却不是什么国家大事,真正的大事平时都有奏折送到他身边,问了也是白问,倒不如问些琐碎事情,如此也能看出哪些人对治下百姓上心,哪些人对治下百姓不上心。

    闲聊话家常是康熙经常用的手段,他在上面神情轻松,下面的大臣一点也不敢放松,毕竟谁也不知道皇帝接下来问的是今日米价几何还是这次科举考中了多少学子,问道他们知道的还好,问道他们不知道的,回头肯定要被皇帝惦记上。

    胤禛不着痕迹的观察着底下官员的反应,默默的回想他们在几十年后的下场,这个没几年就病逝了、那个年纪太大荣归故里、再旁边的欠了国库银子不还被他亲自抄的家、再旁边那个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被砍了脑袋

    最后的目光落到曹寅身上,很快又若无其事的挪开,他抄曹家的时候江宁织造是曹頫,和这人没有关系。

    他们家汗阿玛看重的只有这人以及他的血脉,曹頫是过继的孩子,汗阿玛自然不会像以前那么上心,汗阿玛都不上心了,他继位后就更不会放在心上。

    曹家显赫了几十年,平日里开销自然很大,再显赫的家境也撑不住几次接待圣驾,等到曹寅去世的时候,曹家已经欠了国库一大笔银子。

    没钱补上亏空,下场自然只有革职抄家。

    冷酷无情的抄家皇帝,回到抄家阿哥的阶段,也依旧是冷酷无情。

    *

    胤祈身体不舒服,待在房间里看书来打发时间,曹寅怕他无聊,还特意让他的儿子过来给他解闷。

    比胤祯还小一岁的小娃娃被带到跟前时,九阿哥神情呆滞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怀疑曹寅不是为了给他解闷,而是想让他帮忙看孩子。

    曹寅模样极好,他的儿子长的也不差,小娃娃大名曹顒,乳名连生,自小在江南长大,小脸儿水嫩嫩的简直能掐出水来。

    胤祈和他相处了一会儿,很快又将之前的猜测推翻,小连生乖乖巧巧安安静静,不说话的时候会和他一起看书,想说话的时候字句清晰陪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