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带着超市去逃难在线阅读 - 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31节

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31节

    宣宁从回忆中醒过神来,默默咽下口水,脚步一顿,自然而然地朝那间店铺拐了过去。

    门口摆了一口锅,像是要炸油条的,但现在还没有用。宣宁走进去的时候,店里有人正揉面,还有人在做馅饼,张大娘把薄脆焦黄的油饼递给对面的人,嘴巴也没闲着:“……可不是嘛,以前天天喝粥也没觉得有什么,撑死会贴个饼子,这就算是做出花来了。哪像现在,别人问我店有什么,我都嫌累嘴,让他自个儿看了来问我价钱。”

    “你这花样是挺多的,见都没见过,以前的酒楼都够呛能有这些东西。”

    “可不是,宣丫头那天念叨了好几样东西的做法,我全给记下来了。一听说可以开店了,我赶紧回去试,试完了就去出价抢位置。我就知道啊,这生意保准好。”

    说着,张大娘看见了刚进店的宣宁,赶紧走过去,亲自拿了凳子,又捡了几样好吃的塞给宣宁:“吃,在大娘这儿随便吃,敞开了吃,不要你钱。”

    宣宁拿着因为自己才做出来了的食物,笑得得意又腼腆:“那怎么好意……”

    “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你就再仔细跟我说说,那个很好吃的豆腐脑是怎么做的?等我试出来了,这店里的利润还得翻一番!”

    ……

    交出了配方的宣宁独自坐在小马扎上,看张大娘忙前忙后,恨不能当场就试一试。

    期间,她还因为坐的位置有点碍事,被客客气气地请了出去。

    宣·被用完就扔·宁:“……”

    手里的油饼顿时就不香了。

    她叹了口气,低头咬了口手里的吃的,一转头就看见几个人正看着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话直说。”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话。

    半晌,才有个人小声问道:“那几个贵人的宅院怎么办啊?”

    被洪水冲垮的房子和摇摇欲坠的危房已经被当做垃圾清理出去了,还能用的留在原处,略作修缮留做他用。普通人的房子是没有这个例外的,还比较完好的都是有钱人的宅院,不过那些人早早都跑出去了,只留了几个奴仆看着房子。

    这几个人都陆续进了农庄,其中一部分来参加重建,看见这些房子,心情有些复杂。他们极少数是家生子,打从一出生就是府里的奴才。更多的是家里实在困难,被卖了换钱的。

    在府里当差,虽然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时常要挨打挨骂,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干的活比外边轻省许多,吃的也比外面的家人要好很多,还有月钱领,他们当时都觉得自己是走了大运,才能被卖进府里的。

    尤其是几个丫鬟,没被人牙子卖进那种地方,她们已经感恩戴德了,平时在府里也谨小慎微,生怕惹恼了哪个贵人,被发卖出去,流落到不知道哪里。

    可在农庄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的想法就又变了。

    农庄的生活条件很好,只要认真干活就能填饱肚子,有几个会针线的丫鬟更是在里面混得如鱼得水,早早进了绣品厂,领着一份相当不错的工资,吃着当年老爷太太们都吃不到的东西。用她们的话来说,这日子过的跟小姐一样,甚至有些方面还要更好。

    吃喝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农庄里没有动辄打骂的主母,没有偶尔动手动脚的少爷。欺负人的事也不多见,偶尔有一个,被发现了之后,很快就会受到惩罚。大家各有各的性格,但都在努力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相处十分和睦。

    这次县城重建,有几个人也动了心,想凑钱买个住处。

    不过,等他们进入县城,看见在一片平地中格外明显的宅院后,就像被一盆冷水兜头泼了下来。

    他们是奴才,是丫鬟,是当初被卖进府里的。主家打死了都没处说理,因为他们的命就是主家的。

    这些贵人的宅院受损程度不大,修一修就能住。现在县城里也没有疫病了,那些贵人不可能放弃自家大宅子,到时候肯定是要回来的。

    等那些人回来……他们还是要回到府里做奴才吗?

    这些人犹豫了很久,自己在晚上偷偷哭了几次,最终决定求助于宣宁。

    已经给这些宅院分配好了用途的宣宁:“……”

    对哦,这些好像都是有主人的。

    她头疼地揉了揉额头,几个本来就心有惴惴的人见状,都红了眼圈。

    “小姐要是不要我们了,那就……”

    “打住打住,”宣宁露出个安抚性的微笑,“你们都是我的人,自己也赚了不少钱,他们要是让你们回去,你们赎身就是了。有我在,不怕他们不愿意。”

    几个人千恩万谢地走了,宣宁摸了摸笑得有点发僵的脸,叹了口气。

    她其实不太想让那些人回来。

    但人家的宅子好好的,非不让人回家,这就很不讲道理。

    回来就回来吧,宣宁咬了口油饼,想。到时候在她的城里,也得按她的规则来,不然,就得用其他方法,好好地“讲讲道理”。

    不过……应该没那么快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16?21:04:26~2021-07-17?02:31: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好大一朵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第 38 章

    有些人不禁念叨。过了没几天,?大家发现有穿着小厮衣裳的人在县城外探头探脑,还试图进城看一眼。守城的队员见状问了几句,对方也不回答,?一溜烟地跑走了。

    宣宁自然也接到了上报,不过那几户人家顶多添点麻烦,?不足为虑,?她也就没有理会,?专心忙自己手里的事情。

    在超市的规则中,?初级会员资格需要十万元消费才能得到,?并且如果哪个月花不到十万,还会失去会员的身份。

    农庄的人越来越多,光是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个可怕的数字。后续又有了医馆杂货铺,?都不用刻意保持,每月的花费一直在十万以上。

    不过,?要想继续升级,?花够一百万,?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绣品厂建立后,很快对工人们进行了技能培养,做的东西也不再是随心所愿,而是按宣宁的要求,或者说能性价比最高的样式来。除此以外,?绿柳她们几个会刺绣的丫鬟也在不停地尝试,试着做出更好的绣活。宣宁的小金库也越来越充足,?每月收入都提高了一大截。

    饶是如此,抛去每月的基本支出,她依然攒了很久,这才攒够了升级需要的钱。

    她提前买好了够吃几个月的粮食,?还有些布料针线保质期长的食物等等,装满了所有的仓库,才终于凑够了升级的要求。

    “您已在本超市消费超过一百万元,恭喜您升级为二级会员,在本超市购物将享受九八折优惠。”

    “尊敬的二级会员:您是本店唯一一位二级会员,感谢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本店营业额达标,即将升级,周边店铺二次建设中,您的意见将是我们升级的方向,请谨慎选择。”

    熟悉的字样出现在收银台的小电脑上,宣宁看见“九八折”,对超市的抠门程度有了深刻的了解。她毫不犹豫,轻车熟路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店面,再三核实后点下“确定”,同样熟悉的金色字样再次出现:“周边二次建设完成,请查看。”

    “尊敬的二级会员:您的剩余积分为:1积分,一个月后若仍未达到二级会员最低积分线(一百万),您将降为初级会员,请理性消费。”

    “下次升级要求为:一千万积分。”

    宣宁:“……”

    别想太多,下个月她估计连二级会员都保不住,到时候还不知道书店要怎么样呢。

    她开开心心在药店旁找到了一扇木质的门,推开后,看见了一整排的书架。

    尽管意识之中没有嗅觉,但宣宁看见这一本本无价之宝,下意识做了个深呼吸的动作,仿佛能嗅到满屋的油墨香味,然后就投入了剁手大业之中。

    小学数学?买!

    中学化学?买!

    高中物理?买买买!

    本草纲目必须有,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也要,还有力学机械农业水利……

    书店不大,所售卖的书籍也算不上全面,但对宣宁来说很够用了。她先把早就想好的几样买了,然后试图按货架把所有可能用到的书都囤一本,直到余额不足,她才意犹未尽地停住了手。

    如果没有意外,书店只能存在一个月,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但买到手的书就是宣宁自己的了,书本不厚,里面字字句句都是一个个时代的精英们反复质疑反复求证,历经几百年最后沉淀下来的知识。每一本书放到这个时空都是无价之宝,少买一本书,少任何一个知识点,对所有人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这,绣品厂自从成立,一直处在加班状态。虽然招工有一定的门槛,但每隔一天会有人担任临时老师,公开讲解刺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只要有心,自己在私下里练练,考个两三次就能进厂。所以绣品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出产的绣品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比以前强出了一大截。

    宣宁有些不舍地看着面前的书架,书本不同于其他,可能怕她只看不买,每本书外面都有一层塑料薄膜,购买才能翻阅。

    只能等绣品厂这批做完送过来,然后她才能继续买书了。

    宣宁遗憾地叹了口气,把视线移到了刚买到手的书本上,或明亮或严肃的封面格外好看,宣宁欣赏了一会,把外边的薄膜挨个撕开,手指在目录上滑动。

    农庄缺的东西,该从什么开始呢?

    宣宁的手指一顿,迅速翻到了想要的位置,一张有些复杂的结构图占了一整页纸,各种线条参数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要是稍稍离远一些,只注意图里事物的轮廓,它就变得眼熟了起来。

    那是一辆人力三轮车。

    再往前翻翻,就能看见自行车的图纸。

    农庄在县城外,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打个来回需要两个时辰,对于要经常在两边来回跑的人来说,那就是一段很长很花时间的路程了。

    每天天不亮,去县城的人就要动身出发,等太阳完全爬到天上了才能到。干一天活,等太阳西斜再次出发,等到了傍晚,天都快全黑了的时候才能回到农庄。

    因为实在太折腾,等城墙修缮好,护卫队也派了几支小队负责站岗。不少人迫不及待地收拾东西,带着全家住进了县城里。当然,他们也优先建好了几个大房子,一群人带着被褥打地铺,全当是临时宿舍。

    不过,人可以直接住在城里,很多东西还需要从农庄这边运过去。小推车和板车整天在县城和农庄之间穿梭。送一趟的重量不算什么,都是庄稼汉子,再沉的东西也提过背过。但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了,为了保证供应充足,还多找了不少人负责运送。

    这些人总是来回跑还废鞋,有的人在十天之内磨坏了三双布鞋,心疼的不得了,干脆不穿鞋子了,天天光着脚跑来跑去。

    除此以外,对于有些家在农庄但想去县城干活的人来说,要想省点力气省点时间,那就得和家人分开,但要想和家人在一块,那就得来回跑。

    总之,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人力三轮车和自行车都面临着极大的需求,需要尽快解决。

    想法是美好的,可要做一样东西,却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

    宣宁坐拥一个小书店,拥有许许多多可以参考的知识和原理,还有许多技艺精湛的木匠和铁匠。她早早把自行车的图纸原样画了出来,拿给专业的技术人员看,还把搜集到的注意事项念了一遍。

    技术人员表示理解良好,但受限于时代,要做出来却不简单。宣宁一直泡在他们的小屋里,把所有相关的书籍翻了个遍,对自行车的构造有了相当充足的了解,还为了解决技术难关,又造了一些别的工具。历时近两个月,终于做出来了第一辆自行车。

    宣宁得说,她从没见过这么笨重难骑的自行车。

    他们没有橡胶,没法做出现代常见的轮胎,尽管工匠们根据宣宁找来的各种理论和他们之前的经验,尽可能地做了减震,但这同样增加了车子的体积和重量。综合考虑,大家只好牺牲了一部分舒适度,让车子尽可能的轻便灵活。

    除了使用体验不太好,外观还特别丑。

    车身大部分是金属质地的,小部分是木质的,没有刷漆没有上色,工业和原木碰撞在一起,不少原件还衤果-露在外面,丑得很有特色。

    但,它依然是第一辆自行车,整个世界的第一辆自行车,整个时代的第一辆自行车。

    做好的第二天,被为难了很久的工匠们扬眉吐气,昂首挺胸,挑了个附近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咋咋呼呼地把车子从屋里推出来,推到了路中间。

    旁边的人就来看热闹。

    “这是什么啊,这还有铁有木头有轮子的。新的手推车吗?手放哪推啊?”

    “不是,”被问到的工匠眼里的得意都要溢出来,脸上还故作矜持:“这是自行车。”

    “自,行,车。”有激灵的人一字一顿念了一遍,问:“自己……行走的……车子?”

    “嘿,”有谁撵鸡追狗一样大喊一声,还跺着脚往前走了几步。

    自行车一动不动,倒是大家的视线集中在了他身上。

    那人脚步一顿,讪讪地退回原地:“它怎么不走啊,只听你的话?你让它走两步,让大家都开开眼,看一看嘛。”

    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