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九零末圆满人生在线阅读 - 第81页

第81页

    陈香圆笑呵呵的跟上,手脚并用的爬上摩托车后座后感慨,“幺爹,我总算坐上你的车了。”

    另一头站着的陈昕超只得等他爸来送,上个星期被同学们调侃后,他死活不愿趴油箱了,嚷嚷着不安全。

    二伯陈忠华拗不过他,便和他约法三章,有空就送,没空他就自己走去。陈昕超见他爸松了口,忙不迭的点头。

    话虽这么说,但他们家离学校几十里路,要真走去上学,估计一上午都消磨光了。好在村里和她们几个同龄的孩子多,来来往往送孩子的队伍也壮大,所以基本是蹭车上学,等同于换了个车搭子。

    在只有她们三兄妹的时候,陈昕超瘪着嘴一脸委屈,“你看你看,就是你们俩,把我踹出了组织!”

    香圆嘴快,反驳他,“我们没踹你,油箱的位置不还是给你留着嘛!你自己不乐意趴!哈哈哈!”气的陈昕超咬牙切齿的直说要绝交。

    秋游的位置在学校后山,农村里不缺山不缺水,基本上都是在两山之间的平滩处落户盖房,形成村落,再宽敞点儿的便修了街道成了小镇。

    学校在镇上,是依山而建,推开校门进去入眼就是并排的两栋教学楼,往后走是女生宿舍和教室宿舍,再往后才是男生宿舍。一层层的往上爬,光楼梯都修了三截儿。

    再后面便是cao场和农田了,惹得学生们互相调侃,这大概是头一个把cao场建在山顶的学校。农田是学校的地,每个班都还有责任田,里面种着各色的蔬菜。

    地是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铲的,菜也是一起种的,最后采摘进了食堂,也算是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

    学校所在的山只是一个小山包,山包之后依靠着连绵起伏的大山。秋游的地点便是顺着cao场进入后面的山林小道,然后再顺着山头翻山越岭……

    大概是考虑学生带的蔬菜不能久放,所以定在周一秋游。各班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在cao场上集合整队,之后按班级顺序依次进山。

    体育老师和年级主任打头阵,后面跟着的每个班头尾各一个老师,队伍最尾端的是随行的副科老师们。这会儿师生之间没了那种距离感,还能聊到一块儿去。

    别的班陈芳圆不清楚,他们班分的小组都是男女生搭配的,一是生火做饭这种事儿女生比男生拿手,第二则是考虑到背着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都比较重,男生人高马大的适合干力气活儿。

    四五百人的队伍拖了老长老长,像是一条蠕动的长蛇,盘踞在山林之中。

    对秋游的兴奋热情以及期待,在弯弯绕绕连绵不断的山路中被消磨了一大半儿。队伍行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起初的说话打闹声也少了,被清一色的喘气声代替。

    老师领着队翻越了两座山头,之后又顺着小路与田堤往下走,在平谷里穿过了一个村庄后在一个大池塘边上停下。

    池塘边上有一处开阔的平地,顺着塘沿还有一条上山的小路,和一块山缝。

    照例又是一场安全讲话:不要去河边,不要下塘,不要单独出行,外出需要报备,不要随意点火……

    解散后,各班又被单独拎过去集合发言,最后选定了营地才解散了自由活动。

    有带手表的同学看了时间,已经十点半了。他们刚翻过了几座山,这会儿个个腿颤手软,饥肠辘辘,也不管干不干净了,瘫坐在地上喘了会儿气后,爬起来开始捡石头搭灶。

    陈芳圆她们小组每个人的任务在路上就已经分配好了,三个男生负责体力活,像那种搭灶提水生火的都归他们,女生负责洗菜煮饭就成。趁着灶还未搭起来,几个女生便结伴去拾柴火。

    幸好这儿靠山靠水 ,都不怎么费力气。她们就在地上捡些枯枝,也省得待会儿还费力折断。都是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不那么娇气,都是用胳膊抱着边走边捡。

    除了陈芳圆她们组三个女生外,还有其他组的女生也跟着一起,说是怕迷路,人多热闹也壮胆儿。

    一路上像是养了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古人诚不欺我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话真没错。刚刚躺地上我都不想动了!早知道就不歇息了,直接一口气奔山上把柴头捡完了再躺着!”

    “我也是,我现在感觉腿上像是绑着一块石头,拖不动!”

    “那么问题来了,你现在怎么又有劲儿了?回光返照啊!哈哈哈”

    “返你个大头鬼,那是说人要挂了的。我是因为饿!不趁着还有口气赶紧出来,待会儿爬都爬不起来!你说这么偏的地方,老师是怎么找着的?”

    “待会儿回去煮饭还要半个小时,你们谁有吃的啊?我带了好多菜,忘记带零食了!”

    同组的女生立马举手,“芳圆带了包子,她mama做的。待会等回去了,我们可以先烤两个垫垫肚子!”

    在征得陈芳圆同意后,一群人欢呼起来,立马有了奔头然后换了个话题,“我刚刚看见二班两个女生用手攥了三根柴头回去了,天!是留着剔牙的吗?跑一趟不嫌费劲啊!”

    “人家娇气呗!哎——你说我们要不要分开走啊,本来也没多少柴头全挤一起都不够分的,待会咱们也握着三根回去,估计也要被男生们笑话了……”

    众人觉得说的有道理,便分了两拨往不同的方向走。并互相叮嘱不能走远,有事儿的话一定要大声呼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