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下南洋24
没有人应募,没关系!得知此事后,汉武帝并没有责怪桑弘羊,而是极为出人意料地把关东各郡县内所有囚犯的处置权全都给了桑弘羊。 意思很是浅显明白,每年出海需要多少船员,桑弘羊就从这些囚犯中挑选多少出来,这些人损失了也就损失了,不值得可惜,也不会在民间造成太大的干扰,但是,出海寻觅仙山这件事,桑弘羊必须继续做下去,绝对不能停。 汉武帝知道金知蝉这个丫头对那些方士不感冒,可没想到,金知蝉到了东莱郡之后,居然如此积极主动的派船出海替自己到海外寻找仙山,故此,他才向桑弘羊下了如此命令。 接下来的一年中,从碣石港出发的海船,情况要好了许多,虽然船队最终还是发现了庙岛群岛,但是,三艘海船上的人,寻遍了庙岛群岛上每一个岛屿,最终,他们都没有能够找到传说中三仙山。 庙岛群岛总共有大小三十二个岛屿,那里并不是传说中仙山。 传说东海中有仙山五: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仙山无根,岱屿、员峤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故此,只剩下方壶、瀛洲、蓬莱。 但是,传说只是传说,并不美丽,中国华夏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寻找所谓的三仙山而毙命,在华夏历史上,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曾经派人到海外寻访三仙山。 到了宋代,造船业发达,庙岛群岛不再是神秘的地方,那里被称为沙门岛,也就是宋代关押流放重犯的地方,上了沙门岛的犯人,基本上一生都无法离开那里了。 此次出海,虽然并未找到三仙山,但是,三条海船全都全须全尾地返回了港口,这让得知这个消息的桑弘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金知蝉那边三个港口每年都会出海总共三十艘船,而归来的也有七八成,损失的数字虽然远大于碣石港,但是,碣石港的船舶和船员的损失率实在是太高了。有了这次的结果,即便会让汉武帝失望,但是,桑弘羊却知道,他终于可以稳定住碣石港上上下下的人心了。 而金知蝉这里,有了固定的航道,三大海港出发的海船和海员的损失率大为减少。当然,每条船出海的时候,外人只能看到船上船员的一半,这是为了迷惑汉武帝派来的绣衣使者。 另外一半船员,待到海船出海,船长杀了绣衣使者之后,他们才会从船仓里钻出来。这也是三大海港出发的海船必须到会稽港和夷洲岛两次补充粮食的原因。船员们都在船上的粮库当中,自然就会挤占一部分存粮的空间。这也是无奈之举。 每一次出海,绣衣使者们都会把每条船上的详细数据记录先来,承报给汉武帝,之后,他们才会上船。 金知蝉敢杀绣衣使者,却不敢让人劫走或者篡改绣衣使者们书写的文书。毕竟,在船上的时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杀了他们,往海里面鲨鱼多的地方一扔,鲨鱼就会将死了的绣衣使者的尸体啃噬一空。 靠着这样的伎俩,每次船队到达目的地之后,都会将船上三分之二的船员留在目的地,只留下三分之一返航。故此,三大海港出航,在外人看来,每一次都会损失一些人手。 而此时,黄天彪所在火山岛终于凑够了两万大军。 接下来,黄天彪就按照金知蝉在兵学院里传授的基本方略,对火山岛上的部落,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能够争取过来的部落,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他都尽量满足对方。 这半年内,黄天彪用重利收买了不少当地部落中贪财之人,打听来了附近部落,哪个部落之间有深仇大恨,黄天彪便会暗中派人在双方领地杀人,嫁祸给对方。由此挑起两个部落之间的死战。 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黄天彪在没有损失一个人手的情况下,只付出了一些财宝,就挑得周边土着部落混战不已。 当然,土着部落中也不都是傻子,也有人意识到他们遇到的混乱有可能是那些外来人故意挑唆引发的。可是,黄天彪早就暗中查清了这些部落中所谓的智者,暗中买通其对手,将之提前暗杀。 这些手段,都是华夏老祖宗早在几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用烂了的手段。当然,那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无数天纵奇才的智慧总集合。黄天彪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易了。 当黄天彪在火山岛建立的城池周边部落伤亡惨重,终于全都意识到不对的时候,黄天彪所部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并且,探查完了周边地形和各个部落的详细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于是,黄天彪避过火山岛上的雨季,立即率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周边的部落。 因为附近的原住民多是农耕部落,相较于山林中的游牧部落,战斗力严重退化,很多死伤了不少青壮男人的部落在大军面前选择了投降。 这些土着人当中,青壮男女相继被送上了前来运兵的海船,这批人将会被送到金铜岛上去。剩下的老幼,黄天彪并没有将他们舍弃掉,这些人会种地,将来会是他们的获得粮食的好帮手。 至于各部落中之前因为混战受伤的人,能治好的,黄天彪自然会让医官为其疗伤治病,可若是断手断脚或者无法在干活的,全都被仍在原部落中任其自生自灭。 当然,此战中被灭或者投降的土着部落,只是火山岛上的冰山一角而已。 因为到现在为止,黄天彪都没有能够探查清楚岛上究竟有多少土着部落,有多少人口。 不过,这也给黄天彪极大的动力,金知蝉给了他最好的资源,最精锐的部属,若是他在无法征服此岛的话,有负金知蝉对他的信任。 何况,黄天彪在岛上获得的青壮越多,将来,金知蝉会以一比十的比率为岛上补充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