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下南洋17
因为另外两个总舰长并没有想明白其中一个非常关键,隐藏起来条件。 这个隐藏的条件,目前就只有木栋和王广顺想到了,那就是,此次远航之后,金知蝉后续派去南洋诸岛,支援他们三个总舰长、运送物资和人口的船队,事实上运送到每个岛屿总人口并不是男女参半的两万人。 两万人指的是从三个海港上出发的船队最初在船上的总人数,而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总人数。 当然,远航期间,在船上因病死亡损失的人口,金知蝉会派船给他们这些都督补上,但是,若是船队中有好船沉没的话,损失的人口就是损失了,除非都督用岛上的土着以一比十的兑换比,进行置换,不然的话,最终能够活着到达目的岛屿的人口,就是他这个都督能够在岛上掌控的最初的汉人总人数。 其实,这个隐藏起来的条件,若是细心的人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 金铜岛上的都督可是卜至忠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金知蝉的小叔子,即便如此,金知蝉也没有给他优待,后续运送到的此岛的总人口,加上因为海船沉没而损失的,总共加起来就是两万人。 这么说起来,探索并占据南洋诸岛中,任务最为艰难的岛屿并不是环境最为恶劣的四角岛,而是火山岛。 如果每个岛上只运送两万汉人,而岛上的土着人口若是远远大于这个数字的话,那个都督的压力可就亚历山大了。 故此,王广顺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是自己率领的船队到达南洋诸岛的时候,香料岛或者黑森林岛已经被其他两个总舰长说占据的话,他也不会选择八角岛或者火山岛其中的一个,他会把目标选在另外一个到锡兰岛。 锡兰岛是印度南面的一个较大的岛屿。锡兰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岛上高地非常多,气候宜人,盛产珍珠,而且,该岛上还盛产宝石。 之所以选择这个岛,因为此岛山地居多,并不盛产粮食,故此,如今岛上居住的岛民并不是太多,而且,大多岛民都信奉佛教。 后世人都知道,一旦一个民族信奉了佛家,其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 蒙古族如此! 锡兰岛上的僧伽罗人也是如此。 后来,南印度的泰米尔人迁至斯里兰卡,明明数量远不及岛上另外一个主要民族僧伽罗人,可两个民族的战争在岛上延续了十几个世纪都没有能够结束。 故此,金知蝉给王广顺也推荐了这个岛屿。 此时,三大造船厂所建造的海船体积并没有到达金知蝉的预期,满载迁移人口的话,船上空间就非常有限,除了必要的武器之外,就是粮食和其他必须的补给物资,王广顺又不能减少每条海船上的人口和这些物资。 为了能够保证航行的时候,不至于在半路出现粮荒,于是,王广顺还专门减少了出发时,船上运载的粮食,想法设法腾出了一部分空间,将其中一部分粮食专门化成了东莱郡的水稻良种和种植工具以及两头水牛。 若是在半路上真得粮食紧张的话,王广顺打算在交趾以南,寻找合适的港口暂时屯住在当地,然后利用这里丰沃的土地,种植一季水稻,用以弥补粮食不足的问题。 金知蝉告诉他,大汉交趾刺史部以南,还有不少无人占据的土地,那里土地肥沃,若是种植水稻的话,一年收割两季水稻都不成问题,甚至于,若是能够提前几个世纪找到占城稻,一年收割三季粮食都不是梦想。 故此,王广顺此去,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寻找金知蝉所说的占城稻,若是他能够找到的话,将来,占据了其中一个海岛,这中优良的稻种会为他节省非常多聚集粮食的时间。 在金知蝉和陆小六身边这么长时间,王广顺虽然因为身残没有再参与过战争,但是,他如今已经明白,所谓战争,除了将领的个人能力之外,说穿了大的就是双方的钱粮。 若是匈奴人有足够的后勤补给的话,他们即便面对卫青和霍去病,也未必会败得那么惨。 说到底,匈奴人是靠劫掠大汉边境上的粮食和人口,以及工匠才雄霸整个北方那么多年的。正因为缺少足够的后勤补给,匈奴人才不得不分兵攻击大汉边境,本来就处于人口劣势的匈奴人,在面对大汉朝集团级别的大军时,那是狼咬乌龟无从下嘴。 明白了这一点,王广顺甚至把寻找占城稻这件事重要性,看得比与其他两个总舰长争夺黑森林岛和香料岛看得都要重的多。 因为选择了这个远航方案,故此,到夷洲岛第二次补充粮食的时候,王广顺的船队已经赶上了前两支船队。不是因为王广顺的船队船长们驾船技术有多高明,或者三个造船厂造出来的海船之间有差距,仅仅是因为王广顺出发时,少带了一部分粮食,船轻自然跑得快一些,而且,他一路行来居然都碰上了顺风的天气。 在风帆时代这就是运气。 不过,这一次补给完之后,王广顺像是运气用光了似得,沿着海岸线向琼州岛和交趾郡航行的时候,居然没有遇到一个风力超过四级的天气。 当然,风小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一支船队直到越过红河口,越过交趾郡,一直都没有遇到过来自海上风暴的袭击。 一年后,当王广顺到达香料岛的时候,才知道,他当初的决定是非常幸运的。 另外两支船队,命都没他好。 其中一支,就是从琅琊郡出发的那支船队,刚刚经过第三次补给,离开吕宋岛没多久,就碰见了一次特大的风暴。 在这场特大风暴中,十条船居然一下子沉没或者失踪了九条,总舰长所在旗舰当场沉没了,最后,只剩下一条船还能继续漂浮在海上,可是,在被暴风中,她被吹断了桅杆,难以继续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