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七零做知青在线阅读 - 第245节

第245节

    第214章

    苏卫民虽然不知道小红旗有没有这个能力, 但是苏青玉吩咐的工作, 他也奉为圣旨, 立马照做。

    好在小红旗管理一直很完善, 他安排下去,各部门就能很好的配合工作了。

    再加一句这是苏书记安排的, 那干的比谁都积极。

    不到三天时间,苏青玉需要的各种数据就都整理出来了,然后寄往首都的京大。

    十二月的首都已经很冷了,苏青玉拿了计划书之后,就立马回自己的学生会主席办公室里面写计划书。

    之前她大概的做了一个,但是没派上用场, 现在已经和元华谈拢了之后, 她还得做一个。

    因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粮油站,还得得到首都有关部门的支持。

    要不然各地区对粮油站是有管控的,不止粮油站,还有各种供销店和百货公司。

    苏青玉可没精力去每个城市和当地政府谈, 干脆找首都谈了。

    谈好了之后,拿着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搞这个。

    而且还能够趁机宣传一波。

    这份计划书,她是按着和有元华的帮忙之后, 要如何实施的一个计划书。

    约莫算了下日子。

    这粮油站也不是马上就能开起来的, 光是宣传, 选址,招人,入货, 咋样也得来年开春了。

    因为这份计划书是要拿去给首都有关部门看的,她做的比之前给元归准备的那一份还要仔细。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加上马上不到一个月要期末考试了,还得抽时间学习,累的黑眼圈都出来了。

    等周末去和元归上课,并且再次商量这事儿的时候,连续喝了几杯咖啡提神。

    元归难得见她这样子,问道,“苏老师不舒服吗?”

    苏青玉摆摆手,“没有,我很好,就是这几天睡的少,要为期末考试做准备。”

    听到这话,元归一下子还没适应。

    和苏青玉相处这么久,他有时候都忘了这还是个学生了,突然听到她为考试做准备,才想起来,这还是个学生。

    而他竟然已经答应和一个学生,在全国范围内搞粮油站。

    元归心情有些复杂,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没给她和咖啡了,而是让助理去给她泡茶,“咖啡喝多了不好,多喝茶。我这里有好茶叶。”

    苏青玉连忙道谢。

    等茶上来了,他给苏青玉倒了杯清茶,“苏老师也不用这么辛苦,如果忙不过来,也不用来给我上课。”

    苏青玉心道这不是为了来谈正事儿吗,这要光为了上课,她也不会勉强自己,早就请假了。

    “这怎么能行呢,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坚守岗位。元先生才对我给与了那么大的支持,我总不能辜负元先生的信任了。”

    元归:“……”

    喝完茶,两人又上了会儿课,结束之后,元归就让她回去休息。

    苏青玉赶紧道,“不不不,正好来了,咱顺便把要紧的事情谈一下。”

    她拿出自己做的计划书给元归看,“这是我自己大概的做的一份,你也看看。我是这么想的,全国毕竟很大,说一下子每个县市都设定,很不现实,所以我们分几步走。

    第一步,将全国划分大区,华东区,华南区,华西区,华北区,华中区。然后每个区负责在这个省城下面建立粮油站,将所有省城设立省粮油总站,然后粮油总站的同志再发展下面的市里粮油站,市里再继续发展县里,有计划的来。当然,我们宣传的时候为了规模,还是得宣传全国范围大中小城市建立粮油站。这也本来就是事实,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我计划一年之类完成这项建设任务,两年之内站稳脚跟。三年能够让小红旗成为华国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企业。”

    元归看了半天,看完之后,眼中异彩连连,看着苏青玉道,“这都是苏老师自己做的?”

    “是啊,首都这边暂时就我一个人。不过数据都是我们小红旗总厂传过来的。”

    元归心里更加遗憾了。

    这样一个人才,对华国的政策,国情十分了解,而且还具有这样高的能力。

    如果能成为元华的一员,必定能让元华在华国的步伐走的更快更稳。

    可惜了,太可惜了。

    “苏老师如果在美国做资本家,一定很成功。”

    苏青玉笑着道,“我做不了资本家。我会忍不住把我的钱都分出去。”她狠不下心来压榨自己的工人,不管是有能力的人才,还是普通工人,她总想多给他们钱,让他们过得好。

    一个有能力赚钱的人,却不爱钱。

    元归觉得十分矛盾。所谓的理想和追求就那么重要吗?这世上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他实在看不清苏青玉是什么样的人了。

    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矛盾体。

    不过综合看起来,这倒是很适合元华进行投资的一个人,她表现出来的特质让他觉得,最起码信得过。

    “苏老师这份计划书做的很好,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安排?”

    “我准备和首都的粮食部进行商谈,取得全国建立粮油站的通信证之后,再进行。这样事半功倍,也不用担心建立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这方面元先生不用cao心,我可以自己联系,只是我需要拿到元华的借款合同,才更有说服力。”

    意思就是,您得给钱了。

    元归道,“不需要元华出面吗,我们也认识粮食部门的干部。”

    苏青玉婉拒,“不需要的,我们有自己的人脉。如果什么都让元华给我们做了,那我们岂不是占了太多便宜了,这样太不地道了。”她也知道,让人付出也多,以后回报的就更多,能自己出手,没必要找别人。

    而且自己找人脉,话语权就在自己手里。她现在还真不差人脉,从外交部入手,或者找自己的老师们帮忙。

    元归点点头,表示理解了。但是心里也知道了,苏老师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和他默契,比如这时候就不够默契。直接拒绝了他。

    他的本意也是希望元华活跃在华国这个大舞台,结果被拒绝了,只能做幕后了。

    苏青玉突然道,“不过等我联系人之后,如果元先生愿意,也可以和我一起走一趟,元先生亲自出面,可以让粮食部门的领导看到我们的决心。”

    “苏老师说的有道理。”元归笑了起来,“我一定守约。”

    苏青玉道,“那……这结款合同是不是要早点签订?”

    “当然。”

    苏青玉道,“我准备下周就去。”

    “……我现在就让人准备,如果苏老师有时间,我们可以当面拟定。”

    “我时间很多。”苏青玉立马道,然后端了端茶杯,“刚喝了茶,这会儿脑袋太清醒了,想做点事儿。”

    元归笑着点头,起身去安排人拿拟定协议书要用的东西来。

    两人就在书房里,一人一句的补充,修改。

    最终确定了一份借款协议。额度在三百万以内,随时取用。而且还是无息借款。五年内还清。

    这算是元华为了名利而做出的贡献了。

    这对于苏青玉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一笔款子了。她还少有的紧张起来,又有些兴奋,搓了搓手。

    连元归都看出她的心情了,十分新奇,“我以为苏老师对钱没感觉。”

    “怎么可能,我也不是圣人。”苏青玉毫不避讳道,“钱可是很重要的东西。这三百万,绝对足够我们建立全国粮油站,甚至还能买更多先进的种子化肥,以及种植工具,组建专门的粮油生产基地。只要运用得当,不止我们苏家屯大队,甚至连整个宁安县都可以获益。可以改变多少家老百姓家庭的生活啊。”

    元归还真不知道,三百万能够干这么多的事情。

    三百万对于元华来说确实不多。元家毕竟是有底蕴的,光是固定资产,矿产就不止了,更不用说现金。要不然当初也不会眼睛眨也不眨的就给京大捐款一百万。所以答应借给小红旗的这三百万,他都打算对方还不了了。但是也不亏,因为名声是打出去了,还可以趁机摸清楚全国市场。比起当初帮助京大更有利,这三百万买个闻名全国的名利,可比在美国打广告要便宜多了。

    但是这不多的三百万,却能让苏青玉办这么多事情。

    而且这钱,还不是她自己用,而是为别人用的。她一毛钱都拿不到。

    苏青玉想着这钱的用法,脸上红光满面。

    元归晃了一下眼。第一次发现,一个人爱钱的样子,也显得很光明。

    目的达成,苏青玉推了推自己的眼镜,伸手和元归握了握手。

    一脸严肃道,“元先生,预祝合作愉快。我和你保证,绝对不让元华白白借钱,不止会按时归还,也会帮助元华这种爱国企业的名字传遍全国。这周你等我消息,咱把事儿敲定了,我放了寒假,就开始走遍全国办这事儿。”

    听到放寒假几个字,元归突然笑了。

    苏青玉道,“元先生笑什么?”

    “没什么,”就是觉得很神奇,前一刻还是利用三百万改变全县的女强人,后一秒又是个还需要上学的学生。

    “我等着苏老师的好消息。”

    元归笑着道。

    有了这份协议,这大事儿算是办成一半了,不过苏青玉压力也是有了。

    钱都到手里了,那就得花出去,把事情做的完美。

    回去之后,她就立马去找学校的高校长了。

    自从当了学生会主席,她和高校长接触的也多,算是能说上话了。

    高校长见她来了,想到不到一个月之后,那些留学生就要出国了,他就长叹一口气,多么好的机会啊。

    叹气之后,他问道,“苏青玉同学,有什么事情吗?”

    苏青玉一脸认真,“校长,最近知青们的事儿,你知道吗?”

    高校长点头。

    知青们闹着要回城了,好些地区才去了罢工的方式,上面虽然还没明确说知青直接回城,但是各地区已经大开绿灯,知青们回城比以前机会要多。

    苏青玉道,“校长,我之前也是一名知青。所以对知青的心情感同身受,但是同时作为京大的学生,受到京大的教育,我也理解国家的难处。如今就业岗位不够,知青们回城没有工作,生活也会很困难,所以我想为国家分担一点。”

    高校长颇为好奇道,“怎么分担?”

    苏青玉就把自己准备建立全国粮油站,并且已经取得了借款的事儿说了一遍了。

    高校长听的目瞪口地啊。

    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一个学生,竟然心这么大。

    “你们有资金?”

    “有的,就是之前我做过翻译的元先生,我是他的华文老师。他听说我的计划之后,也准备为国家做点贡献,借支了我们一大笔钱作为启动资金。本来我是想慢慢建设的,但是想到那么多知青同志想回家,就想着尽量的早点完成这个工作,如果粮食部愿意批准,那我们这步子就能迈的快一点,一年之内,可以陆续的招聘回城知青了。”

    高校长好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分析苏青玉说的情况。

    有元华的帮助……说起来,这元华确实挺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