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假千金的红包群在线阅读 - 第71节

第71节

    太子看着小姑娘往自己身边凑,显然把自己当成了依靠,心中自然开心,安抚道:“你是大魏的福星,有孤在,没人敢动你。”

    薛夷光确实害怕,她觉得如果她是君主,如果知道有一个人是异世而来,一定会把这个人抓起来,逼问异世的秘密。

    “郡主不必害怕,老衲也绝非事事都知道,郡主到底来自哪里,前世如何,老衲一无所知,老衲只知道郡主的到来,将会让大魏进入兴盛。”圆慧大师也跟着道。他只是通晓术数,又不是神,怎么可能知道一个人的前世今生,他只能看到今生,看不到前世的。

    “大师知道我到底带了什么宝器吗?”薛夷光看了一眼圆慧大师,又问道。

    “老衲并不知道。”圆慧大师摇头道:“只是在异星降临当日,同时还有另一颗星辰划过星空,最终与异星融合在一起,至于到底是什么宝器,老衲一无所知。”

    薛夷光听到这句话,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她可不希望自己在旁人面前是透明的,身上的什么秘密都知道,这样的情形,只要一想想就让薛夷光觉得胆寒。

    太子听到薛夷光如此问,自然也知道小姑娘在害怕什么,道:“你的秘密孤不会问的,等有一天你自己想要和孤说了,孤再听,你放心,没有人会强迫你的。”如果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太子可能真的会像对付苏夷玉那样诱使其说出秘密,但是这个人是他心爱的姑娘,又是大魏的福星,在知道薛夷光所带的宝器不会对大魏造成不好的影响,反而会带来福运后,太子更不在意了,他虽然好奇但不是一定要知道,他相信总有一天小姑娘会对自己打开心扉的。

    薛夷光听到太子这么说,只觉得心里暖暖的,她就知道太子从没有让她失望过。毕竟这样的决定,对于君王来说很不容易。

    “孤希望过段时间礼部的人来找大师卜问的时候,大师可以将孤之前嘱托之事告诉礼部。”太子对着圆慧大师道,卜问就是男方根据双方的八字测算婚姻的吉凶和成亲的吉时,本来这样的事情是应该由司天监负责,但是因为圆慧大师是大魏的国师,所以重要的吉日推算都是交由圆慧大师的。

    “自然,本就是实话,老衲到时一定如是告诉礼部和司天监,殿下放心。”圆慧大师并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太子的请求。

    之后薛夷光看着太子还有圆慧大师下了一盘棋,又和太子一起在延兴寺中用了一顿素斋,之前薛夷光就听说延兴寺的素斋出名,只是她不是爱去寺庙的人,所以一直没有尝到过,今日一尝,果然是名不虚传,就连她这样的rou食主义者都觉得十分美味。

    回去后,太子亲自将薛夷光送到安国公府门前,因着两人是轻车简从,并无多少人注意。

    太子看着面前的安国公府,想到这几日安国公每次见到他毫不掩饰的敌对,太子就有些哭笑不得,不过那到底是自己未来的老丈人,太子也不敢得罪。

    薛夷光只见太子将一旁的盒子递给她,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而且这包装的十分精美,一看就是送人的。

    “是送给国公的礼物。”太子苦笑道:“是名剑湛卢。”这把名剑是太子挚爱的收藏之一,湛卢剑是春秋时期欧冶子所铸的名剑之一,也是五大盖世名剑,这样的件,即便是太子酷爱收藏名剑,手中也只有两个,一为湛卢,二为纯钧。

    所以说,将这样一把剑送给安国公,即便是自己未来的岳父,太子也是有些不舍的,甚至是rou痛,但是一想想安国公岳父的身份,太子怕安国公真的反对,薛夷光夹在中间难做,所以最终决定忍痛割爱将湛卢剑送给安国公,讨好一下岳父。

    湛卢剑可以说是赫赫有名,薛夷光记得据说最后佩戴湛卢剑的人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后这把剑就下落不明,却没有想到这会在太子手中,薛夷光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这颜色也验证了它的名字——湛卢,湛湛然而黑色也。

    传闻中湛卢剑吹毛刃断,削铁如泥,但只这么看着盒中的这把剑,并不能感受到它的锋利,反而给人一种宽厚和深邃之感,当然还有一种来自历史的厚重之感,怨不得士人将湛卢称为仁道之剑。

    “阿绎,你还有这样的剑吗?”薛夷光抱着这把剑爱不释手,她也好想有一把,当然除了她自己的心动还有群里秦良玉大佬的怂恿,哪个武将不想要一把好的佩剑?

    看着薛夷光这么亮晶晶的看着自己,太子既想要满足,又有些头痛,只能道:“还有一把纯钧,不过是大魏传下来的太子佩剑,你若是想要看可以去东宫。”这把剑他暂时给不了小姑娘,不是他小气,而是纯钧的意义不一样,现在给了薛夷光,难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孤会让人给你搜寻别的剑的,东宫的府库里还有其他的一些藏剑,你看上哪个直接拿走就好,只是没有湛卢名贵。”太子看到薛夷光喜欢名剑,觉得有那对挚情之剑最适合他们两人,倒是可以派人搜寻一番。

    薛夷光也知道名剑难得,所以也不强求,和太子道别后,薛夷光下了马车进了安国公府。

    巧的是,薛夷光到正厅的时候,安国公夫妇就在厅中。

    安国公听说今日女儿是跟太子出去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但是面对女儿即便心情不好,安国公还是努力笑着问道:“和太子殿下玩得怎么样?”

    “还不错,长了见识。”可不是长了见识,她第一次见到术士,连马甲都没保住,不过这些烦心事薛夷光也没打算让父母知道跟着一起烦心,而是指了指手上的盒子道:“太子殿下送给您的礼物,是湛卢剑,您要不要看看?”

    本来安国公对太子的礼物丝毫不感兴趣,他现在算是理解了翁婿是仇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觉得他和太子就是仇人,他刚想说自己对仇人的礼物不感兴趣。但听到湛卢两个字,安国公直接蹭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女儿面前,盯着女儿手中的盒子颤抖地问道:“真的是湛卢剑?”

    第160章 讨好成功

    薛夷光看着安国公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脸色瞬间从原来的不想看变成了如今的激动, 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她手中的盒子,摸着盒子上的花纹,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

    果然, 人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总是会露出孩子性情。

    “太子殿下说是湛卢剑,他还能骗您不成?”薛夷光好笑道:“若不是湛卢剑,您明日取找他算账不就好了吗?东宫就在那里, 太子殿下又跑不了, 您总是能找到人的。”说完后薛夷光便将手中的湛卢剑给了安国公。

    凡是武将,哪里有不喜欢名剑的?如果说薛夷光的喜欢是喜欢那名剑的样式,和单纯地觉得有把名剑佩戴出去十分拉风,那么安国公对名剑的喜欢那就是狂热了。

    安国公这些年也没少收集名剑,光是缴获的敌军将领的佩剑他就收藏了好几把, 但是都远没有湛卢的名气大,身为爱剑之人,安国公自然痴迷于欧冶子所铸的旷世名剑, 只是好剑易得,名剑难寻。如今他知道的春秋时期的名剑, 太阿剑被收藏于皇宫之中,因太阿曾为秦始皇帝所配, 所以太阿成了帝王之剑, 当初大魏的太.祖皇帝得两把名剑, 太阿和纯钧,太阿为历代大魏帝王所配, 纯钧赠予太子, 如今也成了太子的象征。

    后来, 他也曾听人说过又人向太子献过一把名剑, 如今看来,这把名剑就是湛卢了。论起名气,湛卢的名气比纯钧还要大,太子肯将这湛卢剑送给他。只这么一件礼物,就让安国公心里对太子改观了。

    安国公将湛卢剑从盒子中拿出,漂亮的挽了个剑花,然后高声道:“好剑!”他心在心中激动地厉害,这可是名剑湛卢,如今就出现在他手中,这让安国公总觉得有些不太现实。

    “太子还是不错的。”安国公一边把玩着手中的宝剑,一边道。他觉得能为了女儿,将湛卢这样的宝剑送于他这个未来岳父,叫安国公说太子最起码对女儿非常重视,不然何必要送这样一个传世名剑给他一个臣子?他决定明天起就不对太子使脸色了,他觉得他甚至可以和太子多交流交流,他可是听说太子的府库里还有不少名剑呢?

    安国公夫人看着安国公就这样被一把名剑收服了,轻哼一声,她不得不说太子善于把控人心,将安国公最痴迷的宝剑相赠,安国公现在就属于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八成是不会反对这门婚事了。不过,这也怪丈夫不争气,这一把宝剑就能被收买,要她说最起码要两把好吗?

    安国公夫人看着收到礼物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安国公,但也不得不说安国公的说法是不错的,女儿嫁给太子也许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肯花心头所爱去讨好老丈人的女婿并不多,而且以太子的身份完全没有必要讨好安国公,圣旨一下,他们还能抗旨不成?

    也正是因为不需要,太子却做了,更让人感到心里舒服,而太子做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女儿吗?这么一想,安国公夫人确实觉得太子在这方面确实不错,最起码是真的喜欢女儿,重视女儿的。

    薛夷光不知道安国公夫人的想法,但是听到安国公的话却有些哭笑不得,一把剑就把安国公收买了,她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父亲同意了这门婚事,还是悲伤她在父亲眼里和湛卢地位差不多呢?

    群里的秦大佬听到薛夷光的这句感慨道:“反正我觉得我丈夫在我心里没有湛卢的地位高,丈夫没了还可以再找,这湛卢可就一把,可遇而不可求。”现在的秦良玉从来没有这么一刻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屏幕,准确地说是盯着安国公手里的湛卢剑。

    对于武将来说,名剑宝马就是致命的吸引,其实安国公和秦良玉还算是好的,还没有到痴迷的地步,对于有些狂热的爱好者来说,这些就相当于他们的命一样。

    薛夷光听到秦大佬的话,为秦大佬英年早逝的丈夫点上一根蜡,然后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高兴?因为太子为了她将湛卢送给安国公,说明在太子心中她比湛卢的地位要高?沦落到有一天自己要和一把剑争风吃醋,薛夷光真的有些哭笑不得。

    安国公夫人没在理会没出息的安国公,转而和女儿聊起天来,道:“今日去延兴寺进香如何?可还开心?太子对你可还照顾?”安国公夫人知道女儿今日和太子一起出去,但不知道具体是去做什么,只以为是太子带女儿出门游玩而已。

    “延兴寺的素斋很好吃。”薛夷光笑道,其他的事情她没打算和母亲说,龙凤呈祥之说等礼部和司天监去找圆慧大师测算的时候就会被传出,至于其他的事情,她觉得没有必要让母亲跟着一起担心。为了让安国公夫人放心,薛夷光又说了太子一路上照顾她的事情,果然她看到安国公夫人眉头慢慢舒展开,也仿佛对太子满意起来。

    说完这些,安国公夫人才想起正事来,对着女儿问道:“你明日就该去翰林院点卯了,官服什么的可都备妥了?”旁边的安国公听到这话,也朝着女儿看过来,他和妻子等在这原本就是为了女儿明日去翰林院的事情,结果他被湛卢剑转移了注意力,不过听到妻子的话,安国公也赶紧收起湛卢剑在关心地看向女儿。湛卢剑虽好,但终究是死物,哪里能和女儿相较?

    薛夷光点头道:“官服前几日就送来了,很合身。”去翰林院是当日在状元及第后就确定的,按照大魏的规矩,状元及第者会被当场授予从六品翰林院编撰,太子今日也和她说过,大魏内阁阁臣基本上都有在翰林院为官的履历,比起其他地方,翰林院算是一个清净之所了。

    “殿下说我现在翰林院呆上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会把我调到东宫担任属官。”这点薛夷光早有预料,她自然也是愿意的,翰林院虽是文人清净所在,但同样也接触不到现在太多的政务,身为翰林院编撰的主要职责是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其实翰林院说白了,就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机构,翰林院的官员因为要记录皇帝言行,进讲经史的缘故和帝王接触比较多,很容易被帝王看重,成为帝王心腹,快速晋升。但这些对男子而言不叫容易,但对于薛夷光来说却比较困难了,比如记录皇帝言行之类的任务,整日跟在皇帝身边,她是个女子就算她自己不在意,景祐帝也会觉得不舒服,更何况她还和太子已经订情。她不觉得景祐帝会把自己这样一个未来儿媳留在身边当记录官,这有些太尴尬了。

    所以一旦圣旨下,她和太子定亲,她就真的不适合在翰林院呆着了,还是东宫更适合自己。而且她也是变法的拥护者,自然是想要做一些实事,跟在太子身边,太子愿意教她,也会放手给她做,这才适合她。

    “这样也好。”安国公夫人听到太子的决定点头道,有太子护着,她也能放心。官场虽不比战场刀剑无眼,但是却也一样凶险,战场上最起码是明刀明枪,但是朝堂上就不一样了,那都是伤人的暗箭,不知道哪一会儿,就会被什么人算计进去,有太子护着,她也能够放心一些。

    “阿瑶,有什么事就派人来找我,枢密院就在翰林院旁边,翰林院中有很多老学究,不是很喜欢女子为官,你若是受了委屈告诉阿爹,阿爹一定给你出气!”安国公比起安国公夫人,对朝中和翰林院的情况更了解,有些不放心地对女儿嘱咐道。

    薛夷光听后自然是点头应好,这些太子之前也和她说过。职场歧视这种事情别说是大魏,就是现代都有,她觉得她应该能应付过来,而且她都多大了,受委屈了就找家里告状,薛夷光觉得自己不会这么无聊,自己受的委屈必须要自己找回来才爽不是?

    第二日,薛夷光一大早就起来,换上自己的官服,官服都是量身定做的,很合身。

    和安国公一早起来要上朝不同,普通的朝会是没有像薛夷光这样的从六品官员的位置的,他们这样的低阶官员,要等到大朝会的时候,太和殿前才有他们一席之地。

    薛夷光带着梧桐一起去的翰林院,一般官员都会带小厮跑腿,这点都是惯例,只是她是女子用小厮不太方便,所以只能带梧桐去。

    薛夷光在翰林院门口正好遇到了颜铄和刘芳二人,三人互相打了招呼,便一起进了翰林院的大门,他们首先便是要去拜见翰林院的主官也就是翰林学士胡荣。

    胡荣对他们三人的态度还是不错的,和他们打过招呼后,便有内监来到了翰林院,说是景祐帝要传召三人过去。薛夷光三人又赶紧跟着内监离开。

    第161章 传召

    比起薛夷光, 颜铄和刘芳两人是第一次被传召,心中都十分紧张,年龄稍微大些,通晓人情世故的刘芳赶紧向内监递了一个荷包道:“公公可否告诉我们, 陛下传召我们所为何事?也好让我们心里有底, 不至于御前失仪, 让陛下不快。”

    内监见到荷包, 接下后, 脸上多了些笑容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之前负责记录陛下言行的中书舍人王大人被陛下擢升后外放了, 陛下便想要从今年的新科进士中选一个接替王大人,陛下属意三位大人,到时候大人们成了陛下面前的红人, 奴婢还要求大人们多多照顾呢!”

    薛夷光从始至终都不怎么紧张,因为她知道景祐帝是个好脾气的, 但是颜铄和刘芳二人不知道, 所以在听到内监说是好事后, 心中松了一口气,也极为高兴。

    旁边的颜铄也紧跟着又给内监塞了个荷包,又问道:“敢问公公这陛下到时怎么选人,可要考核些什么, 我们也好早做准备。”

    对于颜铄和刘芳二人听到中书舍人一词, 眼中都是一亮,中书舍人虽然也和他们现在的官职一样的七品官, 但是意义却大不一样, 中书舍人是属于内阁的, 而对于内阁来说, 翰林院就相当于一个秘书单位。

    且和他们这些想起才会被传召的翰林院编修不同,中书舍人基本上是每日都跟在帝王身边,记录帝王的言行,起草诏令,甚至有时还可能参与机密,远非翰林院编修可比。

    颜铄和刘芳对视一眼,他们都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对方的野心。这样的机会不抓住才是傻子!

    薛夷光倒是无所谓,她早就知道自己和这个位置无缘,景祐帝叫自己过去,估计就是凑个数。如果她是景祐帝的血缘晚辈,或许这中书舍人还可有一争之力,但她和景祐帝无亲无故,又和太子定情,所以和景祐帝还是要避嫌的。

    至于太子有没有将自己和他的事情告诉景祐帝,薛夷光知道这是必然的,太子做事向来谨慎,若是不先说服景祐帝,是绝对不会先跟她表白的,在这点上太子绝对是极负责任的人。

    旁边的内监在回复完颜铄和刘芳的话,便对着薛夷光笑呵呵地道:“这路不好走,郡主若是累了,奴婢给郡主叫个辇轿?”不管永嘉郡主现在的官职多低,但是在宫中的内监都知道永嘉郡主在太后,皇后和太子心中的地位,就是景祐帝也对永嘉郡主十分喜爱,像他这样的小内监平日里是没有机会接触到永嘉郡主这样的贵人的,但事有凑巧,如今永嘉郡主是翰林院编撰,这才给了他们这些人机会。

    在内监心中,颜铄和刘芳加起来也没有薛夷光一个人重要。

    薛夷光自然是摇头拒绝了,说道:“多谢您,我无碍,身为官员自然应当遵守皇宫规矩,公公无需为我费心。”自从薛夷光成为官员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她要将朝廷命官薛夷光和永嘉郡主区分开来,若是在内宫,她甚至可以坐着辇轿出入慈安凤仪两宫,但是在前朝,她就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六品小官在宫中还可以做辇轿的若是被有心人抓住了,这又会成为攻击她的一个把柄,在这点上,薛夷光一向是慎之又慎。

    内监见薛夷光拒绝了,也在预料之中,宫中都知道永嘉郡主在宫中一向谦逊低调,紧守规矩,但也笑呵呵地道:“郡主向来谨守宫规律例,宫中内外都对郡主赞誉有加呢。”

    一旁的刘芳和颜铄也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内监把薛夷光和他们区别对待,不过他们也不在意,薛夷光是女子,虽是状元,但是在仕途上远没有男子的身份方便,他们相信自己即便是在科举上被压了一头,但是在仕途上,薛夷光绝对不如他们走得远。

    刘芳和颜铄从小就是天之骄子,特别是颜铄,虽然一场会试让颜铄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并不能击垮颜铄这十几年间建立的自信,他觉得自己会有错,但是只要改正,他依旧是可以傲视众人。

    刘芳虽然没有颜铄那么傲气,而且成熟很多,但他也坚信自己可以在仕途上有所建树。

    两人此事浑身充满了斗志,带着信心和忐忑朝着景祐帝所在的紫宸殿内。

    紫宸殿薛夷光来得次数并不是很多,每次来都是来谢恩的,比如上次景祐帝上次她郡主府的时候,她就是来这里谢的恩。想想自己上次踏入紫宸殿的时候还没有脱离宣平侯府,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次来她却已经是安国公之女,还是朝中的六品官员,这让薛夷光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内监将薛夷光三人领至殿前,进去禀报,很快又走了出来,同时出来的还有景祐帝的贴身大内监,也就是紫宸殿的总管海福,海福对着薛夷光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三人请道:“三位大人里面请。”

    薛夷光三人对着海福拱了拱手,然后走进紫宸殿中,第一次觐见,颜铄和刘芳心情紧张,低着头,哪里敢到处乱看,两人只觉得宫殿华美,龙涎香的微道弥漫整个宫殿,处处透着尊贵。

    三人对着景祐帝行了大礼,很快就听到景祐帝温和的叫起声。

    薛夷光三人起来,便看到景祐帝正坐在榻上,似乎正在翻看什么书,并没有批阅奏书。看到如此清闲的景祐帝,薛夷光不禁想起奏书越来越多的东宫,心中默默地同情了太子一把,有一个喜欢偷闲的父皇似乎也不是太好。

    确实如薛夷光所想的一样,景祐帝如今的清闲都是压榨太子得来的,太子很小年纪就展露出了储君风范,在政务上极有天分,从太子入朝开始,景祐帝便开始慢慢放手,逐渐将政务都移交太子处理,如今只要不是太过重要的奏书,景祐帝基本上都是全权交给太子和内阁,自己基本上是不过目的,由此可见,景祐帝对太子的信任。

    现在的景祐帝最想要做的就是希望能够尽早完成变法,这样他也好早点退位。没有什么能阻挡他退位,带着皇后游玩的心了。

    “你们三人都是进士及第,才学也都是一等一的。”景祐帝的声音还是十分温和的,但当了帝王这么久,总还是带些帝王的威压,不过比他们想象中的已经好很多了,“朕今日重新翻看《世说新语》,又看管幼安与华子鱼割袍断义一文,故事虽小,如今重读却又和幼时想法截然不同,三位卿家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对管幼安和华子鱼有何看法?”

    进士分三等,只有一甲三人才能被称为进士及第,二甲被赐为进士出身,至于三甲只能是同进士出身。

    而景祐帝所说的管幼安和华子鱼二人,都是《世说新语》一书中耳熟能详的人物,割袍断义这个故事即便是在现代,很多人都是知道这个典故的,景祐帝问的这个问题不算多新奇,但想要说出不同的见解来却很难。

    管幼安便是管宁,华子鱼便是华歆,两人都是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名士,割袍断义这个典故也算得上是人尽皆知。可以说就是因为《世说新语》中的这样一个典故,以华歆不看书去看华车一件事将华歆塑造为一个嗜财如命、爱凑热闹的小人的形象。这个故事,也往往成为后人教育子弟要视钱财如粪土,学习或工作时要专心致志,不能心无旁骛的典型。

    如果说《世说新语》一书中除了此篇文章外大多数都是对华歆的赞扬,但是她前世一本三国时期的演义小说彻底地抹黑了华歆。将华歆彻底写成了一个无耻无德的小人!

    但是历史上的华歆真的这样不堪吗?从来都不是,从《三国志》,华峤《谱叙》中对华歆的记载却是截然相反,《三国志·华歆传》有载:“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魏文帝、魏明帝时,华歆还多次辞职,请求将自己的职位,让给管宁。可见对于华歆来讲,名利乃身外之物。

    而现在的大魏只出现了《世说新语》一书,并无那部三国时期的演义小说,所以大家对于华歆都能有一个还算是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即便如此,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如果说君子应如管宁,官员应以管宁为榜样性情高洁,不慕名利,但这显然是老生常谈,而且既不现实,若真的品行高洁,那就当个学管宁当个隐士,何必出来做官?

    但若是赞同华歆所作所为,又显得自己太过在意功名利禄,给景祐帝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说这个问题极难回答。

    薛夷光率先没有开口,这里又不是自己的主场,她还是不要抢刘芳和颜铄的风头。

    率先开口的是刘芳,刘芳选择了老生常谈,这样说最起码不会让景祐帝不喜,算得上是规规矩矩,没有出错。但薛夷光观察景祐帝的样子,显然是不太满意的。

    这时颜铄开口了,“微臣认为少年人喜爱凑热闹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就像臣也喜爱喝酒游玩一样,谁人还不曾年少轻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