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节
再给乔御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世界中心是谁还不一定呢。 华南海,总理办公室。 几位秘书,也坐在一起看着直播。 主任道:“这叫啥,这就叫国运。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赵秘书:“说起来,之前领导把乔御叫过来上过课……” 专家学者给领导上课,是很常见的事情。 一般来说,领导的官越大,专家的水平也就越高。 像是赵和平、王光明等人,就经常给领导们上课。 主任咂舌:“我听说过,是周老先生身体不好,要内退了吧。” “让乔御当学部吗?这也太早了。” “要先评上院上,才能内部推选学部吧。我听说外面有几个院士盯了很久了。” 赵秘书嗑起了瓜子,嗤笑了一声:“他们想,领导让吗?” 办公室内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而电视里,画面已经切换到了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 瑞典皇室成员坐在主席台的右边,旁边是从维也纳请来的演奏团队奏乐。 而主席台左边的位置,则是今年的诺奖得主。 一共7个席位,乔御坐在最中央。 在一群平均年龄五十余岁的获奖者中,他的模样显得格外年轻。 主持人莫名觉得自己心跳开始加速,活像是自己登上了领奖台似的:“现在我们可以看见,瑞典皇室成员已经入座。如今,在演讲台上的是诺尔贝奖今年评委会的主席达尔哈马尔院长……” “此次,为乔御的成果做演说的,为卡罗琳娜医学院的沙特文院士。” 颁奖仪式当地下午六点开始,并不算长,7点则是诺奖晚宴。 颁奖典礼举行的有条不紊,乔御也终于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在音乐声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以示对科学的尊敬。 乔御也站了起来。 之前几次站起来,是为了迎接皇室成员,为其他诺奖得主起身。 不过这次,他站起来,是为了接过奖牌。 所有人的目光,都焦距在了这个黑发黑眼的年轻人身上。 乔御的唇没忍住,勾起了一个灿烂的弧度。 在激昂的奏乐中,瑞典国王将这份荣誉送到了他的手上。 诺贝尔奖的奖牌是纯金的,很沉。 诺奖得主有资格邀请一些亲近的学者,近距离参加颁奖仪式。 但这个名额并不多,因为很显然,大厅内席位不够。 赵和平、吴志天、王光明这几个收到邀请函的华国学者,在台下感动的眼泪汪汪。 “出息了啊。真是出息了。”燕大数学院的院长吴志天擦了擦眼泪,心情的激动劲别提了。 他也是在场唯一一位数学家。 赵和平是其中哭的最厉害的那个。 他的手里,还捧着他导师邹老先生的照片。 当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获得诺奖提名,然而邹老先生没能来到诺奖现场,成了两代人的终身遗憾。 如今,这个遗憾终于有一部分,被填满了。 乔御本来觉得自己的心情已经足够平静,但是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入手的时刻,却依然忍不住心跳加速。 万千荣誉为他加冕为王。 乔御也终于懂了,为什么当初卡梅隆在奥斯卡的现场,会嚣张地说出那句话—— “在这一刻,我是世界之王。” 第213章 诺贝尔奖的晚宴, 菜不错,都是世界各国大厨。 为了照顾乔御等人的口味,还特定请了华国的厨师,周老先生的团队也参与到其中。 宴会上, 几道华国菜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一致好评。 宴会上的音乐也很好听, 都是现场奏乐。 华国大剧院的演奏团, 参加过很多国际场合, 然而在诺奖晚宴上奏乐, 还是头一回。 这一切, 都是因为乔御。 有些改变, 是潜移默化的,但是终归是在发生。 至少今年报考燕大的国外留学生, 骤然就变多了一大截。 尤其是学生物的那批。 等乔御回到酒店的时候,国内已经是凌晨三点。 他想了想,给诺贝尔奖的奖牌拍了个照, 然后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让全国网友都见见世面。 宋天宇第一时间拿自己的微博号进行了转发。 他不怎么用微博, 也没兴趣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因此看上去很像是个僵尸号。就连头像都普普通通。 乔御扫了眼他的屏幕, 终于从转发里把人给揪了出来。 这么多年过去,乔御的关注列表终于实现了“0”的突破。 底下的网友一阵黑人问号,纷纷表示乔御您要是被盗号了就眨眨眼! 可惜乔御点完关注后, 就直接关了软件。 网线一拔啥也不是,还是眼前人比较重要。 *** 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虽然只有一天,但是后续的各种活动, 却有好几天。 因此,这一周通常又被叫做诺贝尔周。 乔御跟随其他获奖者,参观了诺奖基金会, 并且领到了今年的奖金。 整整一千万瑞典克朗,大约百万美金。 虽然大多科学家都穷,但是做到行业顶尖这波,是永远不会缺钱的。 哪怕是缺钱,也有人送。 一辆跑车几百万,但是科学家想做实验,一眨眼就是几百台跑车的事,还不用自己花钱。 这一千万瑞典克朗,乔御转给了系统,让它继续割华尔街韭菜。 如果有人能调查乔御的账户,会十分惊讶的发现,这人不仅搞研究牛逼,挣钱也同样牛逼……收益率高得足够在国内出一本成功学书籍。 乔御翻了一下行程表:“下午,再去卡罗琳娜医学院完成讲座,结束后就可以回国了。”* 这是诺奖得主的例行讲座了。 这次演讲的题目和他当年在斯坦福大学做学术报告时候的题目一样,叫《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不过多了一个副标题,“华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今天乔御穿的不如颁奖时正式,是一套浅灰色西装,气质也显得更加随和。 当年的学术报告,现在的演讲。 不管什么时候,做学术演讲,都是能让学者肾上腺素飙升的事。 讲台下的人,不管啥身份啥地位,是龙盘着,是凤卧着。有什么问题也只能等你说完再发言。对学者来说,演讲就是绝对的主场。 如果不是演讲令人上头,那些领导也不会一次开场白都能讲上几十分钟了。 中间的内容和当年的学术报告相比,有些改动,变得更加浅显易懂。 毕竟乔御面对的不再是一群学者,而是其他领域的教授、新闻人员、世界各地看电视转播的观众。 乔御的英文一直都不错,但这一次,他说的是中文。 演讲的内容,是他曾经重复过无数次的实验,说是烂熟于心毫不为过,他甚至都不需要低头去看演讲稿。 这次的演讲,不出意外地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乔御朝观众们微微一鞠躬,准备下台。 艾瑞克就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的。 诺贝尔奖讲座现场,偶尔也会选取一些世界各地的大学生,邀请他们参与这一盛会。从而激发年轻人对科研的兴趣。 艾瑞克就是其中一个,他来自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作为老牌名校,曾有超过百位诺奖得主为它工作过。 因此,艾瑞克在面对乔御的时候,虽然年轻,但并不显得怯懦。 “乔御教授,请等一等。”他的声音很是洪亮,“请问,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乔御的脚步一顿,视线落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脸上。 他还没有回答,然而艾瑞克的质问却已经提出:“您好,我是芝加哥大学的大三学生。您是今年诺奖得主,是因为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技术获奖。当初,为了让全世界更多病人能享受到这一技术,您选择无偿公布出实验步骤!为此,很多人都非常感谢您。我也非常感谢您的贡献。 “如今,华国的‘寻安片’,也是由您从头到尾牵头设计,因此国际上称您为‘癌症治疗之父’。全世界有很多癌症患者,也包括米国,为何您会纵容华国对米的医疗封锁?我没有恶意,只是,我们国家也有很多癌症病人,中后期,化疗已经不起作用,只有眼睁睁等死。 “我爷爷就有胃癌,几次治疗后,瘦的不成人样……医生说,如果能购买到华国的药,也许还有救。可是米国的市面上根本没有这种药流通!其他国家人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