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在线阅读 - 第226节

第226节

    他是华科院现任院长,也是如今国家项目的审核人之一,换句话说,许多国家项目,都是从他这里开始第一道审批。

    赵委员长毕业于清大,硕士在燕大。曾任六院研究所所长、化工部七局总工程师、前苏联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学士……每一个名头拿出去,都响当当的骇人。

    因为工作繁忙,再加上逐渐淡出纯科研领域,赵委员长其实很久都没来燕大了。

    如今他来燕大,却没惊动任何人。

    一直到秦敏慧抬头,看见笑吟吟的老人家时,才惊讶地起身:“老师,您怎么来了?”

    赵和平道:“听组里人吵累了,随便来看看。”

    秦敏慧亲自给他沏了一壶茶,顺便推掉了今天的工作,毕恭毕敬道:“老师,喝茶。”

    秦院长清楚,从她的老师这里泄露点八卦,如今整个学术圈都能抖三抖。

    能直达天听的赵和平,如今说是国内学界金字塔顶端,也毫不夸张。

    赵和平说的组里,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筹备委员会”,很多关乎国运的大项目,都是在这个组里投票通过。

    组里除了研究生物的赵和平外,还有物理学家、化学家、航天航空科学家……是名副其实的“华国智囊”。

    她没什么野心,并不想知道太多来自上层的消息。

    赵和平小抿了一口茶,又缓缓放下。

    “你们院里有个青年学者,叫乔御。最近申请了三千万的科研经费。”

    赵和平第一次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在那位老先生的电话里。

    老先生说,燕大有个本科生,拿了柯尔奖。学校给他申报了“千人计划”奖励,让他帮忙看看能不能给过。

    赵和平自然是过了,也算把这么一号人,在心里挂了个号。

    再听到,就是组里说,燕大有个学生,还没毕业就拿了诺奖提名。

    赵和平一看,竟然是上次那位“数学家”。当天他还笑着和人说,不出十年,这后生肯定能进院士团,到时候说不定是华国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三十二?

    但是没想到,就是最近一周。

    组里却为了这人交上来的蓝皮书,吵了起来。

    ……

    ……

    秦敏慧愣了一下:“啊,这我知道。做靶向药……年轻人喜欢尝试,又是回国后第一个方案,所以我们也不好拒绝。替他交上去了。”

    赵老先生问:“你觉得三千万多吗?”

    秦敏慧思索片刻,答:“挺多了。很多教授申请三百万科研经费都难。”

    “那对于一个诺奖候选人,三千万科研经费,多吗?”

    这次,秦敏慧倒是爽快地摇了摇头:“不多。”

    别的学者混到这一步,经手的科研经费都是四五千万起步了。

    “那如果要做靶向药,三千万,多吗?”

    秦敏慧被他问的有些懵:“虽然我研究的并非基因治疗领域,但是别说三千万了,三个亿都不一定够吧。”

    “是啊,”赵和平的目光放空了一瞬,“所有人都在说三千万不够。而且不管多少钱,做出来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跟我说不要浪费钱……”

    如果乔御提交上来的蓝皮书,是一堆没什么价值的垃圾话就好了。

    这样,赵和平也不必这么纠结。

    他在乔御给出的可能里,看见了一丝希望。微弱,又不确定。

    别说三千万了,三十亿的项目,赵和平都批过,但是这次的情况却格外复杂。

    首先国家项目基金还没有批给靶向药的先例。其次,就算像乔御蓝皮书里写的,研究出靶向药,国内也未必有批量生产的能力,到时候专利算谁的,要怎么挣钱,又是件麻烦事。

    最后,并非赵和平妄自菲薄,而是在生物技术领域,要赶上欧美,起码还有三四十年差距。

    秦敏慧规规矩矩站在一边,一院之长,在赵和平面前乖的像是学生一样。

    “那……您是什么想法?”

    赵和平面带愁思:“今年三月,花旗国加收了靶向药的关税。吉非替尼涨到了600元一片,有市无价。美罗华三万一瓶,患者一个月要用2瓶。如今两国正在打毛衣战,万一有天靶向药上了禁止出口名单,我们国家的癌症患者怎么办?又不是所有药都有印度仿药。”

    秦敏慧下意识地回答:“可是乔御也未必能做出靶向药啊……”

    赵和平没有回答这话,而是道:“带我看看基因实验室。”

    秦敏慧赶紧联系上吴主任,一起去基因实验室参观。

    他们到的时候,乔御和谭子睿都不在,只有两三位科研员正在记录数据。

    在看到秦院长的时候,周才捷一惊,道:“院长,您怎么来了!”

    秦院长道:“带赵院士来参观一下。不用管我,你们继续。”

    周才捷看了眼赵和平,觉得这人长得有些眼熟,但是因为有些紧张,半天没想起这人是谁。只好低下头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好在,基因实验室一共12个小实验室,赵和平只在这里呆了一会。

    “设备挺全的,花了不少钱吧。”

    “加上装修和药品,差不多一个亿。主要是设备花钱。”

    “我听说是为了留住本土学者,和引进海外学者建的。难得看到你这么有魄力的时候。”

    说起这个,秦敏慧未免有些讪讪。

    毕竟当初若不是叶勤学权利要求,基因实验室到现在也没个影呢。

    “乔御平时有什么爱好吗?”赵和平突然问。

    秦敏慧:“我和乔教授不是很熟。但是乔教授还是学生的时候,听说天天早上六点起床,同寝室有人睡的浅,还特地找过宿管投诉。”

    “然后呢?”

    秦敏慧不得不努力回想起听过的一些见闻:“说是每天都能看见他在图书馆。数学院的教授们很喜欢他。教过他的老师也说他通透,刻苦……”

    赵和平缓缓点头。

    在参观完实验室后,他不顾秦院长的挽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燕大。

    一直在做实验的周才捷猛的抬头,然后反手给了自己一耳光。

    刚才来实验室的,他妈的不正是赵老吗!

    赵老的功绩很多。

    最著名的,是03年率领科研团队,研究出了非典疫苗*。

    *

    赵和平回到了自己家,洗洗睡。

    第二天,他照例去开会。

    昨天,乔御的课题已经被否决过了,然而这次,赵和平却又一次把它摆上案头。

    “各位同僚,听我一言。”

    “我们总说,华国的生物科技,比起国外有差距。华国的科研界比起国外有差距。”

    “差距在哪?是因为我们拿不出钱吗?gdp总量全世界第二的泱泱大国,真的拿不出钱吗?”

    “差距在人才上。”

    “外国人从一个多世纪前,就开始建立现代科研体系。”

    “我们被洋枪洋炮轰开大门后,才被动接受了西方的科研模式。从起步到现在,也才不到百年。所以,现在赶不上西方国家,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想迎头赶上,那一定不能忽视对科学家的培养。”

    “怎么培养?那只能拿实验去喂,拿钱去堆。”

    如果说培养科研员不要钱,那简直就是最大的笑话。

    “因此,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希望诸位再审视一下这份申请。”

    “你们觉得不能批,是因为三千万肯定做不出靶向药,我学的生物,比你们清楚,光三千万,肯定是在打水漂。三千万的经费,能做到什么地步,后续能不能成功,都是一个未知数。”

    赵和平坐在最上方,声音铿锵有力:“但哪怕是打水漂,我相信这水漂也不会打的毫无意义。即使是花十亿,只要能培养一个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我也觉得,值!”

    作者有话要说:*现实世界里,03年的非典并没有研究出疫苗。

    第181章

    李华毕业于天海七中, 曾经是长宁省的理科高考状元。

    他本可以保研,但因想去国外留学,毅然拒绝了机会。

    又因为发现留学太贵负担不起, 只好回来考研, 打算攒点钱再去国外……

    成年人的世界,总是这么残酷呢。

    今年,他考了母校燕大的研究生。

    让李华感到惊喜的是,入学没多久,就传来乔御从国外回来的消息。

    在乔御从7中毕业的第五年,天海7中已经成了能和1中、3中媲美的天海教育界三巨头。

    7中每个学子,都是听着乔御的故事长大的!

    李华的梦想, 不过是偶尔在学校能偶遇乔御。没想到, 竟然直接变成了乔御的研究生。

    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今天, 是李华向乔御报告的第一天。

    李华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换上了从秀水街淘来的价值200的椰子鞋,兴高采烈地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也不知道乔学长会不会记得我~

    一定记得吧~要不然~怎么会把他从王教授的手里要过来~

    李华的声音中气十足:“乔教授,您好,我是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