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伴读守则在线阅读 - 第113节

第113节

    展见星年轻,官职也比他们都低,一直在旁默默听着,被点名问到头上,方回答道:“下官带了母亲,走了两月有余。若是独身进京,可以快一些,但下官途中有改换水路,顺风顺水时,日行百里不在话下。若全从陆路,没有这份便利,若所携车马人手众多,又要更慢一些,即便所经城镇全无阻碍,日行最快也不会超过八十里。”

    问话的属官有些惊异地扬了扬眉——这答案比他想要的详细上许多,朱英榕也听明白了,不用他进一步说明,已道:“我懂了,如果展中允想来寻我的麻烦,不等他来,我已经把我的侍从都召来保护我了。”

    小太子是打了个风趣的比方,展见星对应了宁藩,小太子自己就是京城,而侍从则是地方上的各级卫所。

    展见星不禁微笑了一下:“殿下说得对,不过,臣可不敢寻殿下的麻烦。”

    属官们凑着趣都笑了起来,当中有人也夹些许羡慕之意——太子虽小,极通事理,可不会拿着谁都打比方,嘴边能挂上谁,就是显示亲近之意了。

    两句话说过,朱英榕要走进殿里去,却于此时,外面传来一阵议论喧哗之声。

    离着讲读的时辰还差一点,他脚步顿住,叫一个内侍跑出去看一看。

    众属官也有疑惑探听之意,都站在廊下等着。

    “殿下,没什么事,今日罢朝了,大人们正出宫去。”

    今日是大朝日,进宫的官员极多,来时陆陆续续,走时却是一窝蜂的,所以出来的动静不小。

    朱英榕怔了一下,脸色却不太好,眼神泛起忧虑。

    他住在乾清宫是一个非常时期的过渡,如今年岁又长了一点,皇帝国事繁忙,没办法长久地带着他,他又不肯去归于钱妃膝下,眼下便正式分到了东宫,也就是文华殿后侧的清宁宫里居住。

    所以皇帝早起没有上朝,拖到天亮,把等了大半个时辰的朝臣遣退的事他此时才知道。

    而这已是入冬以来的第二次了。

    “殿下,外面风大,快进去吧。”内侍见他站在风口上发呆,柔声相劝。

    属官们知道他在担忧何事,但说一说宁藩的闲话还行,猜忌皇帝龙体这样的话是不能在皇城里出口的,都不便说什么。只是眼神相对间,都看得见彼此脸上的凝重。

    皇上落下的这个腹疾,从去岁到今冬,竟好像总没痊愈的时候,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说一句僭越的话,太子,还这么小……

    最终,属官们只能委婉地劝道:“殿下无需忧虑,想来皇上cao劳战事,难免疲累,待战事了了,泰宁侯凯旋归来,就一切都好了。”

    朱英榕勉强收了愁容,道:“先生说的是。”

    **

    时日往年底逼近,看上去属官们说得不错,皇帝虽然不愿举行大朝,但搬移到乾清宫去的小朝是一直如常的,战事持续在燃发,朝政也没什么不稳之处。

    京城之中的人们并不知道,三千里外那遥远的野心始终未曾消弭,一直在紧锣密鼓的酝酿中,并且一步步取得成果,向着那至高的目标攀登。

    元德九年翻过篇去,元德十年随之而来,泰宁侯所率大军的这个新年,如属官们预估的那样,果然是在塞外度过了。

    傍晚时分,城门刚闭,漫天的风雪之中,有人踩着一地的爆竹碎纸,叩响了大同代王府的朱红大门。

    朱成钧未曾进封,他虽受命接管约束代王府,仍住在少年时那个小院里。他也仍然不喜欢要许多人服侍,院子里同从前一般冷清,覆满白雪。

    这个来人,实则是个故人,所以他在通传以后,顺利地被下人带到了院子里,见到了朱成钧。

    故人的素服上落满雪花,头上戴着的箬笠也是,他抬起手,掀开箬笠,雪花随他的动作簌簌而落。

    下人退去。

    “九爷,”故人躬身拱手,露齿而笑,“我奉宁王之命,前来说降九爷。”

    ……

    半刻钟之后。

    故人被扒得只剩一身单衣,倒吊在院子里的一棵树下。

    树木受了惊动,一块一块地往下落积雪,全落在故人的脖子里,冻得他叽哇大叫。

    秋果搬了一张圈椅到廊下,朱成钧拥裘安坐,抄着手,等他叫到没力气了,只剩下颤抖的劲儿了,才缓缓说了一句:“好好说话。”

    “九九九爷,我错了,你放我下来,我我好好说。”

    朱成钧纹丝不动,道:“就这样说吧。能让你说得快一些,也少编一些瞎话。”

    “我我快不了,我要冻死了,九爷,你快叫人放我下来,我现在又冷,头被吊得也痛死了,说说不好。”

    “痛?”朱成钧点了下头,“我听说过,人要是一直倒吊着,全身的血都冲到脑子里去,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变成傻子。”

    “对对,九爷,我要是变成傻子,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那也不错。你喜欢装傻,以后就做个真傻子,正是圆了你的念想。”

    故人瞬间停了挣扎,在树下慢慢荡了两下以后,他弱弱地道:“……九爷,你知道啊。”

    “我不知道。”朱成钧却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关我什么事。”

    故人唉声叹气:“我还以为我瞒过去了呢,唉!我——哎呦。”

    却是又一块雪花落到了他脖子里,他被冻得一个激灵,想缩一缩脖子,然而倒吊着的姿势又很难办到,痛苦地把五官都皱到了一起。

    他从颠倒的视线困难地望出去,朱成钧丝毫不为所动,坐在那里,脚尖都不曾动上一动。

    他不得不意识到,朱成钧不是在诈他,他确实早看出点什么。

    “九爷,你到底从哪看出来的?”他又纳闷极了,“我知道你聪明,但我也很小心了,我都在你跟前假装喜欢展见星了——”

    他发胀模糊的视线里终于见到朱成钧的腿动了一下。

    “我真的不喜欢他啊!”他福至心灵,马上再接再厉地澄清,“我那是不得已,九爷,我见你对着他容易犯糊涂,才假装一下的,免免得你挑我别的毛病。”

    朱成钧终于示意:“放他下来。”

    秋果站在旁边,嘴巴就没有合拢过,听见朱成钧的吩咐,他完全是下意识地往外走。

    故人大喜,连忙道:“真的!见星生得再秀气,那也是个男人,我怎么会喜欢男人呢,他要是个女人,我也许还跟着犯一犯糊涂。”

    “哦。”

    朱成钧又道,“不用放他下来了。”

    故人:“……”

    第129章

    “许伴读, 你有话还是快说吧,再兜圈子,你一个朝廷命官真冻死在我们这儿, 我还得挖坑埋你,怪麻烦的。”

    秋果把脚步缩了回去, 虽然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不妨碍他作为一个合格的大总管出声帮腔。

    “别别, 我我说。”

    倒吊着的故人赫然是朱成钧曾经的另一个伴读许异, 他全身的血都快逆流了, 撑不住,忙忙地道:“我没兜圈子,九爷,宁王要举事了,临川郡王真的给你开了条件——”

    秋果奇道:“咦, 怎么又变成临川郡王了?这个人我们倒是认识。”

    “宁王年纪大了,只在幕后谋划,举事名头用的是他, 但实际都是宁王世子和临川郡王经手。”

    秋果张圆了嘴:“你也认识临川郡王,怎么认识的?哇,我听你说得有鼻子有眼, 难道他们真的要造反了?隔那么远,怎么造啊?还给我们爷开了条件, 什么条件?”

    他一串问题丢出来,许异被吊了这么一阵子, 脑袋已经像大了两圈,而严冬酷寒下,里面的思路又好似都被冻住,那些精明算计也转不动了,他只把秋果最后一个问题记住了,晕头转向地招道:“那些回头再说,先说要紧的——临川郡王说了,三五天后京城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九爷闭门不动,就为九爷记一功,事成之后,临川郡王担保将展见星搜寻出来,酬送与九爷。”

    秋果再次惊叹:“哇!他还怪懂我们爷的嘛。”

    朱成钧面无表情地横过去一眼。

    秋果改口:“哼,谁稀罕他,这种事我们爷想干不会自己干吗?”

    “还,还有,”许异抖抖索索地道,“倘若九爷肯有所襄助,站出来指责太子殿下血脉有疑,就再为九爷记一大功,待宁王登基后,便进封九爷为代王,九爷要是想复府卫,那也是可以商量的。”

    第二个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了,朱成钧前年底返回大同,一年多了,皇帝不知是忙得没想起他来,还是打定了主意就是临时用他一下,朱成钧头上挂的还是从前的郡王爵,朱议灵开口就担保替他升一级,更重要的是,连曾经被削去的府卫也愿意替他争取——现今的代王府,哪怕朱成钧进封上去,也不过是一只拔了牙的老虎,只有重建被打散编入各卫所的护卫指挥使司,才能真正重现作为攘夷塞王的光彩。

    “太子血脉有疑?那是什么意思?”秋果听得有点糊涂,“太子还能不是皇上生的?就算这样,那皇上还在呢,也轮不到宁王干什么吧。”

    除非能证明皇帝本人血脉有疑,那宁王才算为自己的起兵找着了个遮羞的理由。

    朱成钧对这一点心里明白,他没多问,只是眼皮掀起,道:“三五天之后?具体是哪一天——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上辛日,太/祖所定,天地合祀之日。

    每年的这一天,皇帝会率文武百官出正阳门外,前往建在城郊的大祀殿,亲祭天地。

    “对对对。”

    被这一点,许异好像终于从昏沉的头脑里找着了节奏,快速地继续说了起来。

    “九爷,跟你说话真省事,就是这一天,我告诉你……”

    **

    正月初八。

    整个京城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

    展见星结束了安闲的休假,重新往文华殿当起值来。

    宫里头忙得很,刚立国那会儿,天地原是分开祭的,冬至日祭天,夏至日祭地,祭了十年,改成了春正月合祀,两祭并成一祭,在典仪上就更重了,不但天子亲往,所有武四品以上、文五品以上的在京勋贵官员都要随同,迎神奏乐,行礼进俎。

    展见星是六品官,正巧被卡了下来,这番忙碌本来与她没多大干系——太子年小,祭天地要出城,皇帝一般不命他去。不料这日午时,皇帝忽然把刚用过膳的朱英榕召了去,须臾后口谕传出,翌日的祭礼将改由太子代行。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属官们措手不及,一时尽皆忙乱起来。

    那些礼乐牺牲不需费神,朱英榕是代天子祭,于仪制上相去不远,要紧的是他本人,虽说朱英榕平日里习过祭礼,但这是第一遭亲去,出不得一丝差错,一群属官像老母鸡般围着他,恨不得把这有限的时间掰成八瓣用,好多给他灌输几遍。

    属官们心里各自也有些说不出口的不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天地这样一年里头有数的要务,皇帝若想叫太子去,早该吩咐下来了,不会出现这样心血来潮般的状况,拖到此时临阵换人,只有一个可能,皇帝的身体又出现了恶化,以至于无法支撑得住冗长的祭礼……

    “殿下,皇上可是龙体有所不适?”终于有憋不住话的属官问出了口。

    朱英榕原来绷得紧紧的小脸黯然下来,对着自己的属官,他说了实话:“我看父皇脸色很不好,但是父皇安慰我说没事。我想多问两句,父皇就催着我出来,找先生们练习礼仪了。”

    属官们闻言心头也觉沉重,皇帝必然是想努力支撑的,所以没有提前下令取消祭礼,而已到了这时候,一切都齐备了,撑不住,也不能说不去就不去,大军还在外面,太易引人遐思,所以只得让小太子顶上去。

    这时候不好说丧气的话,只能纷纷安慰他道:“天气尚寒,皇上保重龙体,在宫里歇一歇也好,殿下代行祭礼,正是为皇上分忧。”

    朱英榕听了,觉得好受了些,便点点头。

    展见星跟着忙活了半日,一转眼到了隔天的正日子,她倒又闲下来,因为品级不够,她仍然不需要随行,和另外一个属官左赞善被安排在文华殿里值守,预备着太子祭完天地后回宫时的一些事务。

    朱英榕带走了朝中所有中高级官员,附近的内阁、六科以及更外围一点的六部差不多都空了,整座皇城的前殿部分显出了少有的安静来。

    天气阴沉着,朔风在外头狂舞,左赞善往外走了走,很快跺着脚回来:“好冷!又要下雪了,今年的雪真不少。”

    展见星正在整理文书,微笑着接了一句:“瑞雪兆丰年。”

    “也是。”左赞善点头同意,坐着找她又聊了几句。

    展见星出于自己的缘故,一向与同僚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不过她日常以埋头做事为要,少出头争风,也不道人是非,这样的性子再怎么也不会招人讨厌,所以无论在先前的六科还是现在的詹事府,人缘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