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红楼]娇女迎春在线阅读 - 第120节

第120节

    毕竟,原著里夏太监在后宫内侍里面的品级也不低呢。

    第205章

    听了温尚宫转述的话, 贾琰都傻眼了。有那么一瞬, 贾琰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呆了半天, 贾琰这才想起来,以当今皇帝的性子, 如果要收拾这个丫头给自己的妃子和臣子出气的话, 只怕早就吩咐下去了。

    所以, 皇帝的意思是什么?

    他真的恼了竺贵人吗?

    不是贾琰爱多想,实在是,实在是当年皇帝待竺贵人与众妃嫔不同,连先皇后都奈何不了竺贵人,更何况是她?

    贾琰真的很怕掉进了竺贵人的算计。

    所以, 迟疑了半天之后, 贾琰这才微微撅起了嘴,道:“万岁也真是的。明知道我不爱管弘徽殿的事儿还叫我cao心。也不看看我如今的肚子越来越大了。难道叫我挺着大肚子跑到弘徽殿去吗?更何况,我这一胎跟上一胎不同,累得很, 哪里有那么好的精神琢磨这些有的没有的。你去回禀万岁,就说, 我没有这么好的精神。最多也就吩咐下面,让太医每日给竺贵人请一次脉,另外让医女长驻弘徽殿也就完了。别的,我是顾不上的。”

    正说着, 就看见皇帝从外面走了进来,口中还道:“皇后, 你如今越发娇惯了!”

    贾琰连忙扶着宫女的手起来,给皇帝行礼。不过,皇帝到底没有让她拜下去,而是拉着她一起在上头坐下。

    皇帝这才道:“以前见你,又精明又厉害。如今看来,不过是表面上精明。实际上啊,就跟个小傻瓜差不多。”

    贾琰道:“难道不是吗?老人们不是说过吗,一孕傻三年呢。我啊,六年下去了!”

    说着,又摸了摸肚子。

    皇帝被她的动作吸引,道:“皇后,你这肚子,比怀着七斤的时候还大些。是不是双生啊。”

    贾琰道:“这我哪里知道?万岁应该问御医啊。”

    “腿会不会酸?”

    “还行。就是吃力些,然后走路看不到自己的腿脚,只能让人扶着。早两个月我还敢去御花园里面走走,如今却是只能在这屋子里面晃荡了。”

    因为肚子比上一胎还大,而且孕吐得厉害,太上皇头一个免了贾琰的晨昏定省。太上皇都开口了,太上皇后少不了跟随,而贾琰乘机也免了三贵六妃九嫔每日里的晨昏定省。

    换而言之,如果不是竺贵人病倒的话,应该是她带着周德妃和赵敬妃两个去给太上皇后请安。

    想到贾琰这一胎的确比上一胎更加受罪,皇帝只得道:“好吧,竺贵人的事儿,朕会处理的。”

    “那臣妾这里就先谢过万岁的体恤了。”

    贾琰心中其实也好奇得紧,但是,作为皇后,她实在是不便对臣下有太多的关注,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还是她的情敌的兄长。

    贾琰只能道:“万岁,您不说,臣妾还不知道呢。昨儿个,竺贵人还好好的,今天却传出了她病情反复的事儿。您看,要不要让御医走一趟?”

    不管怎么说,竺贵人也只是妃子,没有皇帝或者皇后开口,她最多也只能让太医天天往她的弘徽殿跑,却请不动御医。

    御医是专门为皇帝和皇后看诊的。

    当然,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也有专门的御医。

    因为太上皇的存在,所以,如今的宫廷里面,很多机构都有两套班底。一套为太上皇服务,一套为皇帝服务。

    皇帝一听,立刻皱起了眉头,道:“她没事儿。”

    “真的无事?”

    皇帝道:“不过是她哥哥被一介商家女拒绝了,她面子上下不来而已。”

    贾琰道:“可是,竺贵人一向谨慎知度,又是个极聪明的人。她哪里会不知道轻重?又怎么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就病情反复?是不是,这里头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特别的原因?大约就是竺明诚推拒了许多朝臣,乃至是宗亲家的女孩儿,向一介商家女求亲,满心以为对方一定会应允,结果现在,人家一口拒绝。而竺明诚在推拒了那么多女孩儿之后,差不多把群臣都得罪遍了,以后怕是娶不到什么好人家的姑娘了。”

    贾琰傻眼了。

    她这才发现不对劲。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竺明诚一开始就没打算结婚吧?

    还是说,他是故意如此?

    就跟当初她接受了皇家礼聘一样,转头就在皇帝跟前变着法子告了竺家一状。表面上是要皇帝注意兵权,可实际上,却是在跟皇帝暗示,她、他们贾家会跟竺家保持距离。

    毕竟,竺家掌握着兵权,而她手里有红薯,就等于是有了军粮!如果她跟竺贵人你好我好jiejiemeimei亲亲热热,那皇帝都要担心,她们是不是要联合起来。

    所以,从一开始,贾琰就不可能跟竺贵人交好。

    哪怕当时她还是个孩子。

    方才是太过震惊,所以没有反应过来。可是现在,再一次从皇帝的嘴里知道这个,贾琰的注意力自然是从夏金桂这个女孩子的身上移开,看到了背后的某些东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是不是,是不是这个竺明诚也在变相地跟皇帝表示,他只会做皇帝手里的刀,或者剑呢?

    这完全有可能。

    不过,在皇帝面前,贾琰可不能这样说,她只能道:“那么,万岁,平章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而且,我听说平章事的几个儿子都没了,总不好让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下半辈子孤苦伶仃吧?”

    皇帝道:“朕也是这么说的。只是明诚自己不要那等出身很高的女子,他还说,他怕迎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孩儿回去,他母亲会不自在。”

    好吧,这也是很平常的事儿。暴发户人家的草根婆婆嫌弃高门大户出身的儿媳妇排场太大,给长辈立规矩啥的。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平常了。

    “平章事真是一位大孝子。”

    贾琰还能说什么。她只能这么说了。

    皇帝道:“虽然孝顺,却不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那么,万岁是如何打算的呢?还是说,由万岁再做一次媒?”

    皇帝想了想,道:“你说,朕把康王叔家的九妹配给明诚如何?”

    康王是皇帝的堂叔。也是宗亲里面出了名儿的会生养的主儿,康王妻妾众多,足足养了二十多个孩子。就比太上皇差了一点。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康王第九女是侧妃所出,而且曾经定过两门亲事,第一门亲事,男方跟一个歌姬私奔,虽然最后被抓了回来,但是康王哪里会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去?所以,这第一桩亲事,最后以女方退婚收场。

    第二门亲事,却是新郎官在迎亲前不久,喝醉了,失足落水,让这位姑娘做了望门寡。

    说起来,这位姑娘第一门亲事就定得比较晚,十七岁才定下,本来是十八岁出嫁的,结果男方私奔,第二桩婚事却是隔了一年才定下。

    这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这位姑娘如今二十三岁!正好符合竺明诚的要求。

    贾琰想了想,道:“皇上说的可是康王叔家的表妹?表妹什么都好,就是这婚姻上有些磋磨。若是能够平安出嫁,也许王叔和王妃也能够稍感安慰。对了,臣妾记得表妹还没有请封,虽然说侧妃所出,按礼应该在出阁的时候晋封县主。您看,是否要抬一抬,让王叔高兴高兴,也安抚一下贵人和平章事,让婚事更加体面一点?抑或是,不晋位,却赏个双俸啥的。”

    皇帝想了想,道:“晋位什么的就不必了。这个乃是□□皇帝亲自定下的规矩,不能乱。但是,赏个双俸却是可以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得不说,贾琰的回答,让皇帝十分满意,不知不觉,就把这话匣子给打开了。

    只听皇帝道:“还是跟皇后说话痛快。”

    贾琰笑道:“万岁,可是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儿,还是那些朝臣们固执脾气又坏,惹万岁生气了?”

    “没错!他们不愿意开海禁!当朕不知道这海商利润丰厚?那些大臣们不同意开海禁,也不过是想独占海外贸易的利润罢了。还在那里义正言辞的一套套!”

    贾琰冷笑一声,道:“这些老顽固!真真可恶!如今西海沿子外头,关外,异族虎视眈眈,国内也连年天灾。朝廷没有足够的进项,不能给边关足够的钱粮,下面又不停地鲸吞边关的军饷军需,长此以往,军队战斗力肯定会一步步地被削减,到时候,朝廷还镇得住那些异族吗?我看他们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都忘记了当年元蒙铁骑下,华夏不过是三等四等的奴隶罢了!”

    皇帝不过是那么一说,却没有想到贾琰先炸了。

    皇帝道:“你看看你,朕不想跟你说的原因,就在这里。你呀,这脾气也太烈了。而且,内阁也说了,海上湿润,如果用海船大规模地从海外运粮食,不大合算。”

    贾琰不得不闭嘴。

    她知道自己不是内阁的大臣,而且,内阁的大臣们会这样说,肯定是找齐了资料,从各个方面将她的建议反驳了回来。所以,从粮食这个角度上来说,千里迢迢地从海外运粮食,鉴于这个时代的轮船的速度,以及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真的还不如直接在黄河沿岸种红薯来得方便。

    贾琰想了想,道:“那么,万岁。这孔雀石,也就是铜矿,我们都不要了吗?朝廷缺铜,劣币横行,钱法混乱,这些,都不管了吗?”

    皇帝愣了一下。

    作为皇帝,而且还是从户部上来的皇帝,他当然知道钱法混乱的坏处。实际上,把朝廷的新制铜钱融了制成各种器物摆设出售,以此谋利的本来就是某些大商人的不二法|门。

    而钱法的混乱,事关百姓生活,所以,这是一个说服群臣的办法,只是他被那些臣子们闹得头疼,全然忘记了这一茬。

    见皇帝迟疑,贾琰就知道有门,连忙道:“万岁会迟疑,可是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粮来筹备这远洋水师?”

    皇帝点了点头,道:“确有此事。”

    不,应该说,好几个大臣提出反对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没钱。

    贾琰一听,就笑了:“如果仅仅是没钱的话,那是最容易的。横竖臣妾别的没有,嫁妆倒是有一些。与其让它在库房了生灰,还不如来出来使。”

    皇帝立刻把脸放了下来:“胡闹,这寻常百姓人家,动了媳妇的嫁妆还要被人笑话呢!更何况是朕……”

    贾琰道:“可寻常百姓人家,也有媳妇用自己的陪嫁置办田地的呢。只要跟身为家主的丈夫商量过,丈夫点头了就可以。我不过是拿着它置办一支船队而已。只要您肯让这支船队出海,这支船队就能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再说了,我若是把我的嫁妆都使了,您难道会短了我的使唤让我受委屈了不成?”

    皇帝道:“还说呢。这宫里,短了谁的,还能短了你我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还用说。就是不知道用臣妾的名义,能不能避开那些大臣的反对。”说着,贾琰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臣妾也好奇。若说纵观史书,皇后的权力其实是一步一步地萎缩的。怕就怕,有人会以这个,借机提醒万岁,要万岁小心臣妾了呢。若是万岁能顶得住压力,然后又能够把这支船队牢牢地抓在手里,那臣妾就坐等着收钱便是。”

    中原王朝对后权的削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

    这也是贾琰从来不张口的原因。因为她知道,这很容易招来别人的攻讦。但是,她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

    她也是有政治抱负的。

    听到最后一句,皇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还坐等着收钱呢!你当自己的地主婆娘收租子啊?”

    贾琰笑道:“万岁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主,那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地主婆娘,有什么不对?”

    第206章

    其实贾琰说的这些, 皇帝在心里也琢磨过好几回了。皇帝甚至还知道, 太上皇也知道那些大臣们在海禁上疯狂搂钱。可是为了自己的权势, 太上皇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换而言之,如果是他这个皇帝开口, 肯定会招来一堆的反对, 可如果是私底下进行……

    皇帝很快就把竺贵人的事儿抛诸脑后——反正高顺行事向来细心又合他的意, 交给高顺也是一样的——开始忙活这东海水师的事儿来。

    别的不说,因为中原缺铜,导致铜价一直居高不下,而有门路的商人们则一再地收购朝廷新制的铜钱,然后把铜钱制成铜器乃至是铜首饰, 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朝廷制铜钱, 本来就是为了替代市面上的劣币,也是为了百姓生活安定的需要,结果,朝廷虚耗人力物力, 百姓依旧困苦,真正的好处, 却让少数几个商人给占了去。

    皇帝能忍?

    如果不是被人掣肘,皇帝早就把那些商人给砍了。

    可是皇帝也知道,其实从行商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商人做的, 其实完全都是合法的。如果他真的下令抓捕这些商人,那么, 首先就是太上皇反对,然后大臣们也会抗议,再然后,会危及到他的皇位。

    从国法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倒腾铜的商人,比那些在他跟前上蹿下跳地坚持不许开海禁的臣子,无论是行事的手段,还是最初的动机,都光明正大得多。

    所以,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解决问题的话,那皇帝就只能另寻他法。比方说,找一个新的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