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红楼]林meimei的婚后甜宠日常在线阅读 - 第19节

第19节

    及弃舟上岸,众人更换上提前购置的番衣,黛玉也易容成一个黝黑颧高的寻常少年,正是水澜喜欢的貌不惊人,方才浩浩荡荡的驮货进城。

    为首的冬裳cao一口流利的番语,但即使有通关文书在,免不了还是要塞些贿赂给守城官儿换得顺利的通行,否则只会徒增波折。

    城官原先看冬裳美貌,意图不轨的暗中轻薄,谁知水澜眉头一拧,上前叽叽咕咕说了两句,又与他握了一回的手,那人顿时面色灰败,连忙的挥手催赶他们入城。黛玉在傍见了,深为奇异。

    一行人信步而走,好奇的四处观察。城郭当中伫立金塔一座,傍有石塔星罗密布,外有阡陌交错,石屋百余间,俱用草盖,外饰雕画。城中左侧卧一尊铜佛,脐中有清泉流出;右侧横跨一大桥,桥头立石像数十枚,石面狞而巨目,望之悚然。

    真真人皆束椎髻,上着宽松短衫,以布围腰。所打之布亦有讲究,惟达官贵人可打花布,花样精致华丽,百姓只能打纯色布条,以示尊卑贫富。

    他们的落脚点是冬裳一早租下的石屋,屋主本也是中原来的商户,恰好最近回乡探亲就空了出来。

    五间房内石壁泥柱,顶上茅草覆盖,俱是一桌一塌,陈设全无,显得十分简陋。幸好厨房里的家常炊具等一应俱全,粮罐蔬果丰沃有余,让众人稍可放心。

    黛玉发现从船上下来以后,冬裳变得更加寡言,与她眼光一触即刻别开,心下有些生疑,又不好盘问,暂不理论。

    水澜则无暇顾及这些,他近段时间每日早出迟归,化名为安公子,在冬裳的牵线搭桥下,时常出入形形□□的酒会欢宴,献出大批的金银珠宝,贿赂了大小各级的官员,竭力扮演着一名乐善好施、幽默风趣的世家子弟。

    金币的效果十分显著,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着实通用中外。不仅如此,其人尔雅的仪态,健朗的谈吐,风流的文采,均赢得了贵族不少的好感。

    但真正令他一举成名的,则是不久之前在瓦宫寺进行的一场辩禅机锋。

    真真国尚佛,所造佛寺精舍者颇多,国内有僧侣达两千余之众,佛塔佛像随处可见,连王宫内苑都有供奉的金塑佛龛。其中瓦宫寺为当地著名的古刹,香火鼎盛,主持弘仁上师博学多闻,声名远播。

    那日,四面帘卷,门扉大敞,弘仁上师依常坐禅习定,为慕名而来的僧人讲读经文。当说到“普度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方可成佛”之际,一个清冷又不失悦耳的声音在最后响起,问道:“以上师之见,只有到达西方才能成佛?”

    四周蓦的一静,偌大的立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皆投过来,有些带着诧异,有些则是轻鄙。

    弘仁法师同样诧异,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常,牵起一点慈蔼的笑:“大唐玄奘法师为求取真经,不远万里前往西方那烂陀,可见佛之真谛原在西方。”

    俊美的男子从人群中步出,举动之间清贵盈然:“成佛在于心的觉醒,身处东西方无别,所以佛言:随所住处常安乐。敢问上师,不知何解?”

    弘仁上师倒也不恼,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反而诘责道:“汝为东方人,又是支那,既有造罪之恶缘,怎么能成佛?”

    孰料,这青年微微一笑,不疾不缓的点破:“人即有东西,佛性无东西。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东西方。上师既勘破不得,什么东西?”

    说罢,青年笑而远去,众僧侣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反观弘仁法师,经突如其来的一问,已愕然当场,一时竟难以应对。

    水澜才踏进门,黛玉即迎上来,拿丝绢拭去额上的一层薄汗,问道:“一切还顺利?那弘仁上师可有反驳?”

    顾不得汗腻,水澜把身往前一倾,展臂将人箍个满怀,轻嗅她肌肤上散发的甜香:“此地果受三藏法师往天竺取经的影响极深,因而笃信西方成佛之论,夫人以此破题,实在彻悟。”

    一壁说,那双桃花眼儿一壁望过来,禁不住拿她打趣说:“依我说,要是夫人去参禅,只怕明儿就有个香芋法师了呢!”

    黛玉听了,翻身挣脱出来,拧着水澜的胳膊,狠命啐了一小口:“我把你这个烂了嘴的给撕了!人家替你想典故,你还编派我,明儿个想要可没有了!”

    水澜假意的一面躲,一面连连告央,嘻嘻的笑起来:“夫人最疼人了,怎能没了呢?我还指望着夫人给我生一堆牙尖嘴利、参禅悟道的小香芋头啦。”

    这消息不胫而走,安公子更成为本地热议的名字,连宰相摩因罗亦有所耳闻,都城内出现了一名能言善辩的豪族雅士,是近期贵族筵席上争相延请的人物。

    摩因罗贵为一国宰相,自有耳目回报。只是传来的消息零散而无趣:有人说他是游历诸国的名士,有人讲是中原遭贬谪的贵胄,到底什么底细谁也说不清。其行踪也无关痛痒,不过吟诗作画,论道悄唱。

    密探顺道将他闲作的几首诗奉上,摩因罗百无聊赖的翻看了一下,眼珠子猛地打了个转,不由计上心头,嘴上抿出一线阴险的弧度。

    作者有话要说:  meimei的悟性不用多说,香芋法师在红楼中大名鼎鼎(*^__^*) 嘻嘻……

    第36章 第三十五回

    惠风和煦, 绵雨依依, 池墉骤起潋滟。

    廊下支起一方棋坪,两侧对弈的人神情迥异。

    水澜时而观雨品茗,时而轻敲手中的棋子, 姿态闲逸。

    黛玉素手支颐, 眼睛一瞬不动的盯着棋局, 俏颜十分认真。

    看了半天, 黛玉终是长吁出一口气, 不甘心的嘟囔:“到底怎么回事,又是和局了, 这都第几盘了?”

    水澜但笑不语。每一局棋都要和得恰到好处,难分难解, 还不能让夫人发觉, 这比下棋本身要难得多……不过,谁让他贪看夫人凝神思考,微微发急, 樱口半张, 浅咬纤指的模样呢?

    收拾棋局的空隙,冬裳从回廊的另一端走来,低眉浅目的在一步之遥的地方禀报:“如王爷所料, 下个月就是五年一度的明伦大会,本期的题主正是当朝国师。”

    真真国每五岁一设明伦会,期间不论高低贵贱之别,教派支庶之分, 汇聚举国上下的能人异士,广宣弘道,讲学机辩,同时有善人布施财物给僧侣及贫苦者,参与者往往有数千之众,景象蔚为壮观非凡。大会为期共计十五日,在最后一日内会有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试,真真国称之为论堂,比试的内容由上一届的擂主,也就是本届的题主所出,不拘泥于天文地理,佛法教义,胜者将由国王亲自授予花冠,获得万众瞩目的荣耀。

    黛玉搁下了棋子,禁不住问道:“王爷如今因与弘仁上师辩禅而名声大噪,下一步难道是意指当朝国师?”

    水澜摇头,否决了这个答案:“要对付国师的不是我,而是宰相。我的目的更为直接,只要弄清楚王廷目前的态度,以及谁在背后主导西海诸国的结盟即可。真真与中原维持了几十载的贸易通商,我相信如果没有他国的游说,国主并不容易动摇。”

    黛玉听得似懂非懂,眼中浮现迷惑:“即使如此,宰相与国师之争,与我们又有何牵连?”

    闻言,一直垂首肃立的冬裳代为回答:“只有两虎相争,咱们才有机可乘。若是君臣一心,宰相怎会引荐王爷进王廷,谒见真真国主?”

    黛玉惊讶的瞪大双眼,看向了水澜:“王爷笃定那个贪婪狡诈的宰相会带你入王宫?”

    水澜睐了睐眼,莞尔道:“摩因罗攀附媚上,当初凭借拥立之功才有今时地位。他对毫无根基、颇得王宠的国师嫉恨已久,一直在寻找除之而后快的机会。据悉,国师就是上一届明伦大会的会主,本次由他出题乃是王的谕旨。摩因罗想借机打压,在大会上当众削弱他的颜面,奈何始终没有适合的人选。毕竟,熟悉儒释道经典,通晓多国语言,更精于琴棋书画者,也是寥寥无几。”

    停了一瞬,俊颜暗含了一缕神秘的薄哂:“据说国师有祈雨之能还在其次,更聪敏文雅,熟识中土诗书,千人不及他一个,国王对其人推崇备至,我倒想去会一会。”

    黛玉略有思索,总觉得还有不妥:“那宰相老jian巨猾,在未探明你的虚实以前,只怕不会轻易放下戒心。”

    “夫人说得不错。”水澜脸上的笑淡了许多,话音透出寒凉:“这些时日花了不少人力财物,费了不少周章,总算将‘中土贬谪隐士’的说辞传得铺天盖地。不过实则倒是真假参半,所以即使他去深挖,我也有本领打点一切。”

    说毕,看似随意的撂下一枚子,棋坪上原本被黑棋围得水泄不通的白棋硬生生的辟开了一条活路,生机霍然显现。

    接到摩因罗的宣召,便在明伦大会召开前的几日。水澜对此毫不意外,依照商议整了衣冠,带着仆童,携礼登门拜见。随手将大红礼单搁于金盘里,在偏厅稍作等候,府邸的侍从将水澜引入了一处曲栏碧塘,荷风送香的内苑,景致之婉转隽美,令人几疑身在江南。

    树荫下摆了一张紫檀边嵌玉石花卉的长塌,权势滔天的宰相横卧于上,半合着眼仿佛在打盹儿,傍边有两个伏侍的少女,一个正打扇,一个在捶腿,衣饰曝露,眼神轻浮,形貌俱为妍媚。自这位冷峻的异国男子进入,视线便始终如影随形,暗中递送秋波,可惜的他对一切都置若罔闻。

    侍从引人轻轻的走到跟前,水澜按习俗弯腰致礼后,方才见他懒懒的启眼,皮笑而rou不动:“公子近来好盛名,本相闻得你有连弘仁上师都哑口无言之口才,希望不是浪得虚名才好。”

    水澜对隐然的讥讽不置一词,神情既不高傲亦无过分谦卑,答的话极有分寸:“大人位高权重,耳目聪明,倘或有滥竽充数之徒,恐怕难见真佛。”

    一语未完,那双阴鸷的细目似睁大了些,移向了面前神采飘逸的男子,狡狯的勾了一下嘴角:“好,好,不愧受中原诗书礼仪的熏陶,公子果然不同凡响。”顿了片刻,又不缓不急的点拨:“像公子这样的人才,不如安心留在真真。假以时日,本相自会寻机上荐,只不过——”

    水澜知他老于世故,必有后话,便越发沉心静气,才听他似叹非叹的接续,话中潜意呼之欲出:“国师与本相素来不睦,一旦我向王举荐,他必然百般阻拦。但倘或这次的明伦大会上,公子能舌战群伦,得到王的垂青,那么一切将无往不利,你可明白?”

    “在下全权听从大人的安排。”风度翩翩的青年再次略一欠身,语气甚为恭顺,“能得大人青眼,实属万分侥幸,在下必定全力以赴,其余还仰仗大人施为。”

    明伦大会对水澜来说,无疑是最好也是唯一的机会,于是这两天没日没夜的翻阅各类典籍,宛如一个在寒窗苦读的儒生。至于黛玉,则是上京赶考家的小娘子,不止红袖添香,还将他的穿衣饮食等琐事都拾起来,不假人手,像个小妻子一般照料着丈夫,倒也别有温馨之氛。

    水澜幼年所受的全是储君训导,加之后来的八年磨炼,于诗理书画上颇有研究,也精通梵、番、汉三种语言。不过他历来不信宗教之论,反于佛学上有所短板,且佛学浩瀚无边,体系繁杂纷乱,短时间内难以速成,最终还是冬裳提议,由黛玉化作书童跟随,见机行事。

    对于这个安排,水澜本还有三分犹疑,然而黛玉却万分雀跃。

    一来她可襄助夫君一臂之力,此为第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二来能参观他国的盛会,算得增长了眼界,不枉万里远行;第三则还有一份私心,闻得会上将出现不少能人,黛玉亦想大展其才,把众人压倒,那才算名声远播,响彻内外了呢。

    这明伦大会乃真真国的一大盛会,自张榜布告以来,不仅举国上下为之轰动,连毗邻的诸国亦有大批的僧人不惧远途,躬逢其盛,是以大会前整个都城已是摩肩接踵。至大会当日,去都城四五十里地有一白沙滩,正中间建立一方高耸的石台,四面挡彩绣围幕,椰林两边搭设棚架,足可容纳千余人休息听会。

    前几日多是对僧侣和穷人的布施,由宰相摩因罗亲自主持,将国库内积储一年的金银尽施,再由各地富商慷慨解囊,将国王的珍宝赎回归还,所谓施与众生,无量功德。第五日起有各家高僧名仕开坛宣讲,先把论题张贴在棚外,有兴趣者便可驻足聆听,如果对所讲有异议,也可当场提出辩论,是为学术之争,无伤大雅。

    大约从没见过那么多人讲学,黛玉挤在人群中四顾张望,欣然满面,真合桃花之艳,水澜则颇为无奈的笑叹:“这简直比咱们民间的赶集市还热闹百倍,到处皆是高谈阔论。”

    黛玉一回眼,看着他点头笑道:“正是的。一个个都是云儿那样的话袋子,左一个‘天道伦常’,右一个‘轮回因果’,听得耳朵内直嗡嗡的作响。”

    正说着,忽然响起一阵洪亮的螺号声,一座金光闪闪的青象车缓缓驶来,前有数十名铠甲锃亮的骑兵开道,四周簇拥着五六名的花髻宫女或手举巨烛,或持金伞,后有一路的鼓乐旗帜,压尾的是十来名健奴挑着的一方金塔,象征着无上的权威。

    王的到来使会场更为人潮涌动,喧闹震天。尽管在场有不少得道高僧,不过多数的还是芸芸众生,皆在伸脖探头,想一睹一国之君的风采。

    奢华的金车停驻在最宽敞的大棚前,率先迎接出来,满面谄媚之色的便是宰相摩因罗。而后步出的一位,尽管太远瞧不真切,但即使隔着人群,还能窥见出一个高大挺拔的轮廓。

    水澜与黛玉不禁对视一笑,不约而同的想道:这位正主果然出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昨天加班。。。于是写到了两点钟,这磨人的手速_(:3ゝ∠)_

    第37章 第三十六回

    此刻正值华灯初上, 漫天繁星灿烂炳焕,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御座上的国王通身金环玉钏,头束金丝宝冠, 顶上一颗拳头大的红宝石, 颤巍巍的露于冠外;双足蹬着锦靴, 靴头上各缀一粒核桃形状的猫儿眼,焕彩透辉,价值连城。

    不过, 国主的脸上鲜有表情, 宛若少情寡欲的神祇一般,宰相摩因罗擅察言观色,瞥见王紧抿厚唇,殷勤的陪笑道:“全赖吾王文治武功,威名远播,今届大会宾朋云集, 西海沿子各国尽遣使来贺, 比往年更为盛大。”

    国主听了,果见眉宇舒展,脸颊边噙着一丝淡笑,说道:“有两位爱卿辅佐,真真自然兵强马壮,国力日盛。”

    摩因罗连忙挽笑应和,余光掠过对面不置一词的人, 适时的转圜话锋,带上了三分的讥诮:“看国师始终不曾开口,难道竟是漠不关心?”

    被点到头上的人黑眸闪了闪,抱臂笑谑:“大人说笑了。有大人这般舌灿莲花的能臣在,岂有在下置喙之处。”

    面孔乍青乍白,摩因罗冷笑一声,随即回敬:“国师过谦,作为本届的题主,恐怕舌灿莲花四个字最适合不过。”

    “好了。”真真国王截断了两人的争辩,将视线重又投向国师的脸庞,蔼然的垂询:“本期的试题,国师可有想好?”

    抬起头的男子出奇年轻,只见他昂首一笑,色若春晓之花:“臣准备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就以‘春花秋月’为题,各赋五言律一首。”

    原来,明伦大会最后一日的比试,不与前几日的讲学弘道相类,专试文词诗画,或天文地理,意图嘉奖博闻强识、学富五车之人,倒不拘泥于僧俗外道。

    话音刚落,摩因罗本不怀好意,便先声夺人的挑过话头:“下官犹记得上一次明伦大会上,国师信步而咏,风华绝世,不知倾倒了国中多少的少女。此番又逢盛会,不如国师也以此题做两首诗,好让我等凡俗瞻仰一二,陛下以为如何?”

    “宰相的主意甚嘉。”国王微笑着点头,看向国师的目光却越发的奇特,“国师当日的风华确实历历在目,不妨也做两首。”

    既然金口玉言在前,国师只得欣然领命。摩因罗面迳自的恭维,心底禁不住冷笑:幸好先前暗卫呈上的诗作已过了目,那中原郎君的文采亦不遑多让。你自负才智超群,且看还能得意到几时?

    彼时诗题公布,水澜自去棚内构思。尚未做完,才做了“春”与“花”两首,正做“秋”一首,黛玉走至案旁看了看,知他还少“月”一首,再瞧炉内的三寸香燃了一半,因笑道:“王爷先将这三首抄录,我来写最后一首。”

    水澜知她素有咏絮之才,岂有不肯之理?便依言将前三首誊写,按诗之意蕴以不同字体所书,譬如明丽春题以柳体,绰约花题以瘦金,浑厚秋题以恭楷,各显其迥异风格,逸趣盎然。

    不仅如此,通过这两天的观察,虽与会的观者以饱学之士为主,也不排除有不识汉字的百姓,他本身于汉番两种语言甚为精通,干脆即兴将诗歌翻译,尽可能的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又费了一番周章。

    水澜无意间的斜目,只见黛玉颜色如雪,略一仰头沉吟,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已吟成一律,可敬又可爱。黛玉抬头发觉水澜正看她,不觉眉弯如月,神情娇媚,将诗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向他跟前。

    水澜看罢,念诵了两句,更觉清雅异常,由不得与黛玉对望一回。四目勾留,两情脉脉,心头便萦绕一股道不尽的柔情蜜意,黛玉顿时红了脸,又怕他耽延工夫,忙催促说:“你快将这个也译完,时间余下不多了。”

    一边说了,转眼瞥见他写的稿内有各种不同的字体,或圆润秀美,或奇逸遒劲,更笑道:“再挑一种字来写这首吧。嗯,可不许拿不好看的字糟蹋了我的好诗!”

    水澜瞧她眼波盈盈流转,眉睫浅勾带俏,心里不自禁的牵荡,就想握一握她的手,但此地实在不合时宜,只得打消一涌而上的念头,定了定心神。

    垂头微微凝气,水澜片刻后提笔落墨,真个笔走游龙如行云,挥洒自如似流水。写毕,黛玉伸头一看,满篇的草书一气呵成,令人以酣畅淋漓之感,又叫好:“王爷这一手字实在超凡,莫说在这蛮夷番邦,即使在中原也难有匹敌了。”

    水澜听了,不过淡淡一笑,谦逊道:“夫人谬赞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过我见这首月诗写的洒脱恣意,唯有草书堪配,可惜此处无酒,再吃两杯酒来,想必写出来更飘逸了两分呢。”

    一面和黛玉说笑,一面遂誊完一份令宫女呈上,另一份传与侍从张贴外厢,炉内的香也恰好燃尽。本次比试共有五六十人参与,观者中亦不乏有粗通诗书者,一接一个个的看去品评,待留意到水澜的诗作时,乍见如此书法早已倾倒,再细读诗句更称颂不已,默默记诵,纸笔抄录。

    却说呈上的诗作俱装在锦匣内,有一名宫婢托着一金盘进献上来,跪启:“禀陛下,共收集五十八份诗稿,尽数在此。”

    国王一示意,伺候的侍官儿连忙接过,先转朝中文官粗粗过目,筛选一遍,从中挑出了十篇稿子,一一在桌案上展开,由国王等人品赏。

    少顷一切布置妥当,国王领着宰相、国师等人从头看起,不时交头接耳一番,但走到中间的一处,同时停住了脚步,尽皆目瞪口呆起来。

    这份诗稿极为用心,不但以四种字样书写,兼有番汉语言通译,已高出普通人数倍。这些人中诗词造诣最高的当属国师,只见他接过稿瞧了又读,读了又记,只管看得出神,但觉词句新雅,馨香满口。又指“月”一首为四首之冠,连声喝彩:“这又如何想来!非但不见这些‘水’‘晶’‘冰’‘玉’‘银’‘彩’‘光’‘明’‘素’等堆砌字样,还另出了主见,又配上这等草字,倒不必再看余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