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嫁新室在线阅读 - 第58节

第58节

    小二这下可得意了,“阿娘说了,这钱不能一下子花完,还得攒着做有意义的事。虽然我不知道甚么是有意义的,但我知道不能一下子花完的意思啊。所以我就带了二十钱。大兄他们也是。”

    “对,我和小二的钱一样多。我给阿娘管账,也能得两个铜子,去割草喂羊有一个。小三他们帮忙卖南瓜饼还有西瓜也能得两个铜子,他们还要扫地呢。”大娃肯定的说,他可是听出来了,阿爹居然不相信他们能赚银子。

    “那船上,船上的人下来,我给递西瓜,说很甜的。”小四跟着说。

    “我们有跟着一起喊,好甜,南瓜饼好好吃,鱼仔好香哦。”小五小六一起说,他们还记得那些人都惊讶的看着他们,好有意思的,“阿爹,我下次去,带你一起。”

    小七左看看阿兄阿姐,右看看阿爹阿娘姥爹,“我,我有吃糖。”

    “真的有生意?有那么多人买?”许三郎知道孩子不会撒谎,还是向霍老爹和霍香梅求证。

    第51章 传授秘诀香梅酿酒

    “是有人买,我的竹篮子本地的买的不多,反倒是杏花河渡口过渡的人买的多。”

    “他们有些走亲戚的喜欢在我这买只篮子,然后去大娘那买半只西瓜,再去吴家妇子那买块豆腐,隔壁王家还有彘rou。所以算下来大家都有生意了。”

    霍老爹乐呵呵的对女婿说,他也挺喜欢这样做买卖的,至少想给几个娃买个冬瓜糖,手里能拿出钱。

    “那大娘你具体都卖些甚么?”

    “都是你吃过的,比如南瓜饼,小鱼干,各种菜蔬,西瓜,腌好的野菜也拿过去,多多少少都有人买的。大钱没有,就是小钱,一天百来个铜子是有的。都是自家种的,费不了多少本钱。”

    “这倒是不错,入冬了,现在还不是很冷,家里有甚么能做来卖的,我可以坐张家阿兄的牛车带去蔺县。现在都是农闲时,大家都有个闲钱,蔺县的来往人多。杏花河边就不要去了,河水再下去就要结冰了。”

    “这得合计合计,咱家的稻米和蹲鸱都能做出不少好吃的。比如蹲鸱切成条炸了炒砂糖,现在天气干燥,能放好些日子,前段时间收的南瓜做南瓜饼卖出去不少,那南瓜子我都收着,可以炒成干货,自家吃也行。稻米做的蒸饼里面加进红枣葡萄干还有杏仁,可比你拿黍米做蒸饼好吃多了。”

    “阿娘,我想吃。”几个娃也不干活了,盯着自家阿娘说。

    “你们给阿娘干活,明天阿娘有空就给你们做。”

    “有空还是先酿麦酒吧,你不是说会做吗?这个在过年肯定好卖,就算是不拉到蔺县,就咱们村和附近的村子都能卖出去好些。”许三郎舔了舔嘴唇,好久没吃酒了。

    “得先做麦曲和让麦子发芽。到时候还可以顺便做麦芽糖,麦芽糖也能卖,便宜点估计不少人要。”

    “唯唯,明天这些木棉就交给我们,你去做那甚么麦曲和麦芽。”

    “唯唯。”

    “不知道发豆芽有没有人买?”冬天没有甚么新鲜的菜吃,豆芽倒是可以发。

    “肯定没有,家家户户都有大豆,他们会自家发。说到大豆过几天,我得拿去李庆家去,榨点大豆油吃,大豆油拌菜好吃。”

    “他家有工具?”

    “有的,给些许铜子或者几斤豆子,他们家就帮你榨了。”

    “唯唯。”

    霍香梅看实在是天黑了就赶一家子去睡觉了,这木棉已经弄了一半了,再弄一天就行了,也用不着通宵达旦搞这个。

    ……

    第二天早食过后,教了几句急就章后面的,再写在昨天那张纸后,让几个娃边读边记忆,手还在撕木棉。许三郎和霍老爹也挺有兴致的跟在后面学。

    许三郎以为霍香梅本来就是会做麦酒的,霍老爹以为她是在刘家学的,刘家每年都有酿酒自家吃的习惯。于是美好的误会就是这样产生了。

    霍香梅打算先做麦曲。拿出五斤已经去壳的麦子炒黄,倒进大簸箕里,不断的刷选,把那些太碎的抛出去,家里已经长大的雉子飞快的跑过来啄食。

    家里开春养的这批小雉子已经长成大雉子了,在天天喂地龙的情况下,都活了下来,一共十只母雉子,五只公雉子。

    小七想抱起一只都很吃力了,最大的那只霍香梅去王李氏家称了下,已经七斤多了。

    王李氏非常惊讶,许三郎家的雉子居然喂得那么大,自家的比他家的早二十天左右,最重的只有五斤多,“香梅,你家怎么养的,天天吃麦子吗?怎么这么大,毛色真好。”,王李氏摸摸大公雉子的背部羽毛,羡慕极了。

    “哪有那么多麦子给他们吃,自家的剩饭也是少有的事。就是舂米剩下的糠,我们家人是不吃的,还有些很碎的米粒。把碎米粒和糠还有家里养的地龙剁碎一起煮熟,再给小雉子吃,那地龙得煮熟的,否则吃了会生病。有时候家里的烂菜叶子之类的都扔给他们吃。”

    霍香梅不介意告诉王李氏这些,就算传出去也没甚么。以前不说是怕他们不相信而已。现在看到自家的成果了,估计都会相信了。

    这时候的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太苦了,养雉子又不舍得粮食,养小豚更加是要考虑很久才会买,家中的粮食自家人都不够吃,甚至有时候还把米糠也一起煮了做口粮。

    霍香梅刚刚来的时候,现在大嫂家就看到过,米糠和粟米混着野菜一起煮。二武可是说了,每次吃,喉咙都不舒服。

    “其实,那小豚也不用甚么粮食的,我家初春的时候种了不少稗子,那稗子可以煮熟喂猪,不煮可以直接用来喂羊喂牛。如果家里有足够人手,还可以多养。我家今年的稗子就收了回来,明年的都够用了。”

    “唯唯,那真是太好了。明年我家也可以多养些牲畜,自家吃也好,让老王拉出去卖都好。就是这地龙是怎么养的。”

    “这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你改天让你家山子上我家,找大娃小二他们。这地龙是他们捉的,平时也是他们养。”

    “唯唯,你家几个娃教的好,我得多让山子河子去你家学学,到时候你别嫌弃他们烦。”王李氏半试探的笑着说。

    “怎么会,他们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家孩子还能多个伴,就这么说定了。”

    “唯唯。”

    不用第二天,就是当天就不少人提着鸡子,拿着把菜上门了,问霍香梅是否是地龙很能养鸡,那稗子喂猪喂羊喂牛都行。

    霍香梅倒是耐心的一一给他们解释清楚,把家里的雉子捉给他们看,特别的那只公雉子更加是典范,还说自家的十只母雉子都开始生蛋了,一天至少也有七八只。

    说完,再让几个娃带他们去看自家养的三只肥羊,还有两头大彘,屋子后的养地龙的那只坑也没有放过。

    众人才一一心满意足的走了。

    接下来几天,霍香梅的时间都是忙这事了。就连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都在自己孩子搀扶下过来看看,他们说自己农活干不了了,养个地龙,喂些雉子,给孩子添只鸡子还是可以的。

    几个娃被霍香梅教育过,遇见人要问好,看见阿叔阿婶阿爷阿婆的过来,得端水。他们都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