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英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930章

第930章

    “是苏联对日本关东军的战俘进行了思想改造吧?听说引起了日本舆论的警惕,不过苏联的大部分战俘应该不会遣返吧,送到北海道更加合适一些。”艾伦威尔逊面带不解之色道,“其实以北海道的土地,只要不过人口承载力,日子应该是不难过的。”

    “听说北海道的气候和本土差不多,不过我没有去过。”伯吉斯微微摇头,表示他本人也不了解,毕竟日本国内对苏联的信息渗透防范还是很严格的。

    “确切地说,比本土气候要差一些。”艾伦威尔逊想了一下道,“不过人口也不能比。本土的面积生活五千万人,已经十分拥挤了。”

    由于英国贫瘠的土地和糟糕的气候,大部分水果都无法本地生长。英国大部分水果,尤差不多都是从伊比利亚半岛进口的。

    这不是艾伦威尔逊内涵英国本土,这个世界上的岛国土地富饶的国家是极少数。其实日本的土地在岛国当中,就算是农业条件极好的了。至于岛国农业顶配还得是印尼的核心爪哇岛。

    英国比日本和印尼的优势,就在于英国存在煤矿和铁矿,足以支撑工业革命的需求。

    “伯吉斯,你觉得日本社会党怎么样?”艾伦威尔逊对着驻日大使开口询问。

    “以我的观察,美国人对这个党派很防备。不是我对美国有不满,艾德礼首相如果是日本人,没准天天家门口都有美国人的探员盯着。”伯吉斯微微摇头道,“短时间看不出来有什么发展。”

    艾伦威尔逊点头,冷战时期的日本社会党虽然保有一定的实力,但就类似意共的存在感一样,有实力的在野党但无法突破。

    日本存在一种一九五五年体制,就是两大党合并成自民党之后,一直把持着政权到冷战结束。冷战时期的意大利政坛也有类似的现象,天主教民主党和自民党的地位类似。

    冷战结束之后,韩国军政府本来也想要组成自民党那样的超级政党,不过时代变了,最终还是让韩国的左派上来,进入了两党交替当中。

    选举国家想要长期执政,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后盾,自民党长期掌控日本政坛,把冷战的社会党还有之后的公明党、民主党压得喘不过来气。就在于自民党是一个大杂烩政党,自民党没有主张和纲领,深刻的和日本财阀绑定。

    其实日本政坛比美国政坛还凝固,在日本的建制派面前,美国的建制派也就图一乐。

    不过现在失去了北海道的背景下,日本会不会和未来一样还不好说。在加上起步初期就有英属马来亚竞争,更加不好预测了。

    如果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许自民党独大就会转变成两党交替。这是英属马来亚有竞争资格可能带来的影响。

    至于北海道,如果苏联吞并了北海道,日本一直不承认的话,苏联会让连联合国都进不去。这个政治影响会变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就在两人事不关己有一搭没一搭聊着的时候,满载着战俘的轮船已经鸣笛,远远一看,甲板上能看到不少还穿着日本旧式军服的士兵,人头涌动。

    因为距离远,艾伦威尔逊无法看到这些战俘是什么表情,是不是百感交集?泪流满面?终于结束了长达五年的战俘生涯,眼泪都快掉下来的吧?

    早有准备的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了望远镜,这令伯吉斯脸上满是无奈,怎么好像经常干这种事一样?

    这伯吉斯就有所不知了,艾伦威尔逊留下照片的人包括但不限于,海蒂·拉玛、琼·克劳馥、贝蒂·戴维斯、葛丽泰·嘉宝和英格丽·褒曼、宝莲高黛,拉娜·特纳、琼·贝内特,乃至于玛格丽特。

    照相技术都已经突飞猛进,更别提一个小小的望远镜了。有了望远镜的加持,他看到轮船靠岸下来的日本战俘表情,就更加的清晰了一些。

    鸠山一郎已经下码头开始了演讲,言辞恳切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表达对日本未来发展的看好。

    “呵!”因为有收音机的作用,鸠山一郎的讲话反而跨越了空间,在艾伦威尔逊和伯吉斯面前响起,有小泽一郎的翻译,两人也都知道了什么意思。

    “哦,艾伦,鸠山先生不是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了么?”伯吉斯就见不得艾伦威尔逊这副阴阳怪气的样子,不由得开口制止这种不绅士的行为。

    “是反战还是反战败,这可是两个问题。别说日本了,德国人一天道歉八遍,我也不会相信。”艾伦威尔逊一脸的嗤之以鼻,“别忘了我们扶持了日本多长时间,最终还是被咬了一口,不过我相信美国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不得不说鸠山一郎为了正式复出,可谓是做足了功课,艾伦威尔逊听了一会儿,如果不是小泽一郎翻译的原因,那么鸠山一郎可以考虑去白厅挂职了。

    随着鸠山一郎兼顾对战败反思和对未来充满鸡汤的演讲结束,这些衣衫褴褛的战俘,在充满了政治正确码头,时隔五年重新登上了日本的土地。

    不少遭到五年强制劳动的战俘眼含泪水,估计也是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虽然他们马上就会被战后的社会教做人,但是此时此刻的思乡之情,就连举着望远镜看热闹的艾伦威尔逊,也升起了一丝丝不应该出现的同情,虽然只出现了一秒钟,但终归是出现了。

    “这种场面,哪怕是日本人,也不由得令人感叹。”伯吉斯也看着在日本民众包围中的战俘们下船场面,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