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书迷正在阅读:一吻成瘾:帝少独宠娇妻、珠辉玉丽、白昼之前、[网球]崩坏者必须剃光头、读者,你拿错剧本了[穿书]、小厨师[重生]、小老板[重生]、我真的是一条龙、[综武侠]中原太可怕、小白脸的成功上位史
李玉答应着,满面堆笑地下去了。 如懿轻声道:“皇上不高兴?” 棋盘上密密麻麻落满黑子白子,皇帝懒懒地伸手抚过:“没有。皇后多思了,只是有了那么多阿哥,又添上一个,没有从前那般欢喜罢了。” 彼时如懿与皇帝尚未踏足储秀宫,太后已经由福珈陪着去看了新生的十阿哥,欢喜之余更赏下了无数补品。其中更有一支千年紫参,用香色的宫缎精致地裹在外头,上面刺绣着童子送春来的烦琐花样,足有小儿手臂粗细,就连参须也是纤长饱满的——自然是紫参中的极品了。恰好嫔妃们都在,连见惯了人参的玉妍亦连连啧叹:“太后娘娘的东西,随便拿一件出来便是咱们没见过的稀罕物儿。” 福珈笑道:“可不是!这也算咱们太后压箱底的宝贝之一了,还是旧年间马齐大人在世的时候孝敬的。太后一直也舍不得,如今留着给舒妃小主了。” 意欢自然是感谢不已:“太后,臣妾年轻,哪里吃得了这样的好东西。” 太后笑叹着慈爱道:“自孝贤皇后去世后,皇帝一直郁郁不乐。你诞下皇子,这样让皇帝高兴的事,哀家自然疼你,且你生这个孩子受了多少的辛苦,临了生了,肚子里孩子的胞衣又下不来,硬生生让接生嬷嬷剥下来的,又受了一番苦楚,哀家疼你,更是疼皇帝和皇孙。” 意欢抱着怀中粉色的婴儿,仿佛看不够似的:“只要孩子安好,臣妾怎么样都是值当的。” 嫔妃们见太后如此看重,愈加奉承得紧,储秀宫中一片笑语连绵。 待回到自己宫中,嬿婉才沉下脸来,拿着玉轮慢慢地摩挲着脸颊,一手举着一面铜鎏花小圆镜仔细端详着,不耐烦道:“陪着在那儿笑啊笑的,笑得脸都酸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长出细纹来。” 澜翠正蹲在地上替嬿婉垂着腿,忙笑着道:“怎么会呢?小主年轻貌美,哪像舒妃在坐蓐,眼浮面肿,口歪鼻斜的。” 嬿婉丢下手里的小镜子,懒懒道:“舒妃哪里有你说的那么丑,本宫看她除了头发少些,也没什么大碍啊!” 澜翠不敢接嘴,却是春婵进来道:“小主,田嬷嬷来了。” 嬿婉神情一变,忙敛容正色道:“请她进来。” 田嬷嬷是个半老的婆子,穿了一身下人的服色,打扮得倒也干净,一看就是在宫里伺候久了的嬷嬷。十分世故老练,只是一笑起来,那笑容便能腻死个人。 嬿婉见她进来,倒也不急着说话,由着澜翠给田嬷嬷搬了张小杌子坐下,自已慢慢喝下了一碗冰豆香薷饮,才闲闲道:“如今天热了,不喝点子解暑消闷的东西,心里总是闷得慌。” 田嬷嬷忙同赔着笑脸道:“令妃娘娘说得是,这过日子谁没点儿闷着憋屈着的时候呀,奴婢这不就给您送痛快来了么?” 嬿婉的表情有些不大舒服:“舒妃不知道?” 田嬷嬷信心满怀:“这个自然,女人生下孩子之后,总得一刻钟到半个时辰的工夫,这胞衣才会娩出来。奴婢便假称舒妃小主的胞衣脱不下来,时辰未到就硬生生探手到宫体里给她硬扯了下来。”她得意地摆弄着右手道,“这一扯呀,手法可轻可重,奴婢的手一重,便是伤着宫体了,舒妃小主生下了十阿哥是她的福气,可再要生育,那便是再也不能了。”她说罢,眼巴巴地瞧着嬿婉,谄媚地笑,“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的。小主的吩咐,奴婢做得还好么?” 嬿婉强忍着恶心与害怕,点点头:“做得是不错。可接生的嬷嬷不只你一个,还有太医在,你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 田嬷嬷得意道:“人虽多,但奴婢是积年的老嬷嬷了,论起接生来,谁的资格也比不过奴婢。奴婢说的话,他们都得听着,都信。且太医到底是男人,虽然伺候在旁,却不敢乱看的,小主放心就是。” 嬿婉这才笑了笑,示意澜翠取出了银票给她:“三百两银票,你收好了。” 田嬷嬷笑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将银票仔细叠好收进怀里。 嬿婉惋惜地摇摇头,撩拨着冻青釉双耳壶扁瓶中一束盛开的雪白茶蘼,那香花的甜气幽幽缠绕在她纤纤素手之间,如她的神情一般,“只是舒妃到底有神气,十阿哥平平安安,全须全尾地生下来了。” “不能不生下来,那么多太医和嬷嬷在,又有太后万全的嘱咐,小主便容她一回吧。”田嬷嬷笑得有十足的把握,“只是生下来了,养不养得大还是一说呢。舒妃小主有孕的时候肾气太弱,生的若是个公主还好,可是个阿哥,那就难了。” 嬿婉眼中微微一亮,不动声色道:“真的难?” “真的难!”田嬷嬷会心一笑,“那奴婢不扰小主歇息,先告退了。” 嬿婉凝视着田嬷嬷离去的背影,冷冷地笑了笑,任由微红的烛光照耀着她恬美容颜。 日子平静地过去,仿佛是随手牵同的大片锦缎,华美绚烂又乏善可陈。 玫嫔蕊姬与庆嫔缨络的事仿佛也一页黄纸,揭过去也便揭过去了。太后依旧是慈宁宫中颐养天年的太后,皇帝依旧是人前的孝子皇帝,连庆嫔身体见好后都依旧得宠,一切仿佛都未曾改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意欢这一生生育到底伤了元气,头发也没长回来多少。皇帝虽然常常去看望意欢和新生的十阿哥,并且嘱咐了太医仔细治疗脱发之首,但甚少再传她侍寝。意欢将何首乌汤一碗碗地喝下去,效果也是若有若无的,幸好她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得闲便整理皇帝的御诗打发时日,倒也不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