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地之大德曰生
李曜往旁边挪了半个身位,随后转过身来,无比恭敬地行了一礼,开口道“陛下,明真有一事相求。” 李渊瞧见她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笑道“明真难得有求于朕,但说无妨。” 李曜说道“太上有云‘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明真如今身为道家法师,不能仅通晓经戒斋仪,还须得正己化人,成人达己,故而想去赈济饥民。” 李渊一听,顿时肃然动容,这才叫先行先践,修身传道,不愧是朕的莲华啊! 可下一刻,他又醒过味儿,赈济饥民……赈哪儿的饥民? 刚经历兵灾的陇右? 他才诏令凉州方面开仓放粮,显然不是。 位于抗突前线的河东? 虽然河东供应着十数万大军的粮草,但物产富庶,顶多粮食紧张一点,粮价高一些,却不致于会出现饥民。 今年天灾罕闻,没有战乱的地方,几乎都是风调雨顺,地方上要求朝廷赈饥的奏表,可谓是寥寥无几。 那剩下的,便只有他特别“关照”的地方了。 思及至此,李渊心中不由一紧,问道“明真可是想去北方赈饥?” 若说全天下最让李渊头疼的地方,既非正打得热闹的河东,也非大战一触即发的江淮,而是窦建德及其旧部刘黑闼先后盘踞过的山东。 原因无他,才华不足而仁厚有余的窦建德实在太得民心,即使败亡之后,北地民众也对其念念不忘,到处都有百姓为“夏王”修庙,朝廷虽见一个拆一个,但还是屡禁不止。 为了建立朝廷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威信,李渊及朝廷诸公卿想了很多办法,诸如免田赋、轻徭役,试图修生养息,结果不但收效甚微,还被刘黑闼两次起事无情打脸。 特别是刘黑闼的第二次起事前夕,李艺治下的幽州发生饥荒,朝廷考虑到河北需要修生养息,舍近求远,改为从河洛地区调运粮食,结果全都落入打劫粮队的百姓手中,并成为了反王的军资,气得李渊直冲北方大骂“刁民”。 最要命的是,刘黑闼可没有“不杀徐盖,生还神通”的窦建德那么仁慈,朝廷派去接管窦建德地盘的官员,被刘黑闼清洗了大半,以致于现在地方官府严重缺员,甚至半数以上的县,至今连个县令都没有。 可一个地方,绝不是随便派一个人去,就能治理好的,新到任的官员,开始正式办事前,还需熟悉地理山川环境,了解民生民俗。 更何况,北方百姓如此抗拒唐朝廷的统治,一旦有了物质条件,搞不好又会有人借机起事,而李渊下达针对山东的售粮禁令的原因,其实是逼迫他们背井离乡,分散乞食,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他们没完没了地一反再反。 李曜认真地点了点头“陛下圣明,明真的确想赈济山东饥民,但无需前往山东,而是打算在华阴搭建粥棚,以便为饥民裹腹之食。” 李渊是何等人物,心思一转,便隐隐有些明白李曜的言外之意,说道“明真想要朕做甚么,不妨直言。” 李曜认真地道“天地之大德曰生,明真恳请陛下放山东饥民入潼关就食,具体米粮和冬衣,由明真募集,明真会竭尽全力不给朝廷添加负担。” 李渊听罢,却轻捋颌下长髯,低头沉吟不语。 庐陵公主觉得父亲似乎有些犹豫,不由使劲眨了眨眼,眸中顿时漾起了泪花儿,对李渊颤声道“儿曾在前朝见过易子而食的场面,便知饥民有多惨,上天有好生之德,父亲就答应明真的请求吧!” 这时,三人的交谈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李渊似有所觉地抬头一看,就见船上的妃嫔和女儿们已然全都站在了身边。 大唐立国还没几年,在场绝大多数人,包括年龄最小的九江公主,都亲历了那场造成中原人口锐减的隋末大乱,其中颠沛流离或险遭不测者,可谓大有人在。 因此万贵妃、尹德妃等人一听到李曜说及饥民之事,便纷纷停止了侃谈,聚集到李渊三人的周围,从每个人的表情来看,明显都是希望李渊答应下来。 毕竟无论从任何时代来看,行善都是深受世人推崇的美德。李渊根本无法拒绝,只得点头同意“朕允了。”随即又叹了口气,说道“朕不能使百姓饱腹,安居乐业,却也难辞其咎,岂会全由明真一人来cao办,待到明日早朝,朕自会与朝堂诸公商议此番赈济灾民的具体事宜。” 李曜和庐陵公主对视一眼,心照不宣,齐齐拜揖道“陛下仁慈,万岁!万万岁!” “万岁”在唐朝其实只是一句欢呼语,虽然常用来称呼皇帝,却非皇帝专用,只是“万万岁”貌似武则天时期才有出现。 众人还是头一遭听到如此既绝且妙又顺口的赞语,于是全都有样学样地高呼起来,一时间“万万岁”响彻了南海池的上空…… …… …… 残秋,冷风瑟瑟,天地一片肃杀。 成群结队的饥民聚集在一起,步履蹒跚地在道路上徐徐前进,路边的一整片林子的树木皆被剥去了外皮,更看不到一片树叶,不少人趴伏在地上,用脏污的双手挖掘着地底的草根,甚至连地里的白色泥土,也都成了他们裹腹的食物,在道路的两边静静地躺着许多人,有男有女,有老人孩童,都已没了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