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综]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在线阅读 - 第180页

第180页

    就像是胤禛觉得胤禩虚伪一样,事实上,胤禩也觉得胤禛很虚伪。这两人骨子里头其实还是很像的,不过,一个是用一副冷脸伪装,一个是用笑脸伪装而已。

    胤褆被康熙骂得闭门思过之后,胤禛就明白了,康熙只是要废太子,太子的党羽要铲除,但是对太子本身,康熙还是有感情的。

    胤禛因此借机给了胤礽一些优待,另外,开始想办法搭救十三。

    十三很倒霉,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卷进这事里头了,他敢对天发誓,自己是真的与此事无关,但是,就因为他暗中被康熙叮嘱,让他看着太子,结果太子搞出个窥探御帐的事情来,而胤礽呢,也觉得十三是个二五仔,反手给十三就扣了一口黑锅,他那里居然搜出了一块令牌,是属于十三身边侍卫的,这下子,十三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康熙根本不管十三到底是不是冤枉,反正十三被跟着太子一起拘禁了起来,回京之后,就被关进了宗人府。

    胤禛去探望过两回,他倒是相信十三没那个胆子掺和太子的事情,别以为康熙夸十三是什么“拼命十三郎”,就以为这位是个傻大胆了,实际上,十三当初被康熙用来监视太子的时候,就怕得厉害。十三不是那种无脑莽撞的人,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但是,不管是面对康熙,还是面对太子,他都无还手之力。说白了,他就是个没有正式差事的光头阿哥,也就是当初胤禛提携,带着他办过两次差,算是积累了一点本钱,但是这点本钱别说是对上康熙和太子了,对上胤禛都不够看。

    可惜的是,胤禛相信没有用,或者说,康熙就算是信了,但是他如何会承认自己错了,既然当初认定了十三掺和到了太子的事情里面,那么,这事不是也是。

    胤禛去给十三求情,结果康熙虽说没有责骂胤禛,毕竟胤禛这般,也是因为兄弟情谊,在胤褆对着胤礽喊打喊杀的情况下,皇子之间的兄弟情谊在康熙那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康熙直接转移了话题,胤禛顿时明白,此事暂时不会有什么转机。

    胤禛干脆也不再提,毕竟,要是为了十三将自己也搭进去,未免有些不值,因此,他便跟康熙说起了之前的事情。

    胤禛其实早就将折子递上去了,但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清算□□羽,太子一天没有真正废黜,那些反对太子的人就一天不能安心,朝堂上,雪片一般的折子飞过来,全是要废太子的,胤禛之前递的折子,至今还被压在下面,没被康熙看过呢!

    这会儿胤禛一提,康熙振作了一下精神,命李德全将折子找出来,自个翻看了一番之后,康熙神情变幻了一番,抬头看向了胤禛,神情竟是久违的厉色:“老四你折子上说的是真的?”

    胤禛干脆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儿子在平郡王那边亲眼所见。”而折子上也写了,仓津也看过了。

    “老四你觉得如何?”康熙敲了敲御案,问道。

    胤禛也没有犹豫,直接说了自己的看法:“此事看似对蒙古有利,但是天长日久之下,蒙古只怕就不复铁骑之名了!”

    康熙沉吟一番,说道:“既是如此,此事由你cao持,回头办成了,不管是你,还是讷尔苏,朕定有重赏!”

    对蒙古,大清历代皇帝都是又拉又防,若是蒙古没了铁骑,依赖于羊毛,牛羊奶之类的来满足他们的生活,那么蒙古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胤禛松了口气,心中又是一阵欢喜,这事看起来不大,但是可以说,以后蒙古那边的命脉,大半都捏在自己手里了,当然了,对于那些蒙古王公,他也得仔细思量一下利益应该如何分配,免得叫他们不满,鼓噪起来,好事就变坏事了。自己本就不是什么长袖善舞的人,所以,在此事上更是要谨慎才行。要是回头这事落到胤禩手里,那才叫人怄死呢!

    胤禛这边顺利从废太子之事中脱了身,倒是让原本打算借此将胤禛也牵扯进去的胤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暂时作罢,好在胤禛如今不是关键,废太子,立新太子才是关键。

    第92章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 康熙这把年纪了,要是再不立下储君,那么, 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出现什么意外, 回头定然要闹出是非来。事实上, 历史上为什么胤禛继位之事,总有人觉得他得位不正,不就是因为康熙遮遮掩掩, 第二次废了太子之后, 对其他儿子还是施展自己的帝王心术, 对下就没个准话嘛!

    康熙一辈子玩弄权术, 倒是也混了个千古一帝之名,但是临死却是将胤禛坑得比较惨, 别的人家是儿子坑爹, 康熙的正常cao作就是老子坑儿子。

    像是这次,就是这样, 等到太子一干党羽杀的杀,抓的抓,康熙终于下了明旨废太子, 将胤礽囚禁在咸安宫。然后康熙的saocao作又来了,他废了太子, 没废太子妃,太子妃倒是上书请求废掉自己的太子妃之位,结果康熙留中不发,大家也搞不清楚康熙的心意,只得照常以太子妃的份例送到咸安宫。

    等到胤礽被废黜, 康熙才有心情做点其他的事情,尤其,胤禛已经跟仓津还有如今在京城的一些蒙古王公通了气,如今,更多得蒙古王公听说了消息,正兴冲冲地准备赶过来。

    对于这些蒙古王公,哪些该拉拢,哪些该敲打,哪些该拿捏,都需要胤禛去斟酌,当然,也得跟康熙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