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楚人借粮
连日来,新阳、城父、寝县的秦军,接连出营,做出攻打楚军的样子,却没有实质性的攻城动作。 慑于秦军车弩的威力,楚军更不敢出城野战。 呆在后方的楚王负刍,有些坐不住了。 秦楚大战,将近持续了一年。蒙恬扶持前任楚王的儿子芈仝,登基成为新楚王的消息,传回国内。各地的封君,不少人有了想法。 负刍先下手为强,屠杀寿郢城内的动摇大臣,稳定了寿郢的局势。 寿郢之外,各地封君拥有自己的武装,想要清理,这个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楚国的倾国之兵,几乎都投放到秦楚前线。 “令尹,这场仗,我大楚有胜算吗?” 楚王宫内,负刍的书房,楚国君臣正在商议要事。 内心深处,负刍多了一丝彷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彷徨越来越浓郁。 “大王,不管有没有胜算,这场仗都得打下去。” 负刍的左首处,楚国令尹景悝心里一惊,大王说这样的话,传出去,可是会大大的影响前线士卒的士气。 景悝出自楚国的豪族景氏一族,祖上是楚王的兄弟,传承超过五百年。当年,正是景悝投靠负刍,负刍才有发动政变的底气。 “当今秦王亲政以来,兼并天下的心思昭然若揭,接连攻灭韩赵魏燕等国,国君沦为阶下囚,惨然度日。楚国若败,我等不过回到乡里,做一田舍翁,大王可是没有退路。” 景悝出自大族,担任令尹多年,身上褪不去大族的痕迹,但他不是庸才。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话是这么说,可现在兵源不足,粮食拮据,眼看着又要误了春耕,楚国的前景,有些不妙啊······” 负刍没有回话,左司马皱着眉头,道出了楚国的困难。 “左司马说得有理,现在举国之兵,聚于柱国之手,国中实在抽调不出多余的兵力。” 右司马抬起头来,附和着左司马,问道“令尹大人可有什么办法?” 楚国官制,跟中原各国不一样。国君之下,设置令尹,令尹之下,尚有柱国、左司马、右司马。按照楚国的传统,这些人都可以领军。 楚庄王在位的时候,担任令尹的斗家曾发动叛乱。此后的历代楚王,逐步削弱令尹的权力。战国后期的令尹,逐渐转变为文职,远离了军权。 景悝的手里没有军权,左司马、右司马就有跟令尹分庭抗礼的底气。这也是历代楚王喜闻乐见的场景。 “这······”景悝一时有些语塞。 身为令尹,景悝自然知晓楚国快要接近油尽灯枯的境况。只是到了他这个层次,更明白,秦楚之战,那是生死存亡的国战,丝毫退步不得。 “大王,楚国可以向齐国借粮。” 良久,景悝回过神来,目光看向了北面的齐国。 “各地的封君手上,还有不少私兵,大王可以下令征调。我景家封地的私兵,此次全部交到大王的手中。” 景悝低着脑袋,伏在地上,语气铿锵。 负刍即位后,不是没有动过封君私兵的主意。只是要将这样的想法付诸实践,难度不小。 支持负刍发动政变的景悝,同样不愿意交出封地的私兵。 楚国各地封君的私兵,那可是封君身家性命的保障。手里有兵,即便楚王再强势,也会有所忌惮。 私兵交出去,一旦楚王狡兔死走狗烹,可就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啦。 秦国的白起,军功赫赫又如何,秦王一道旨意,不得不自刎于杜邮亭。 正是出于切身利益,楚国的封君,才集体抵制楚王的集权。 战国七雄中,楚国的国立不弱,但国君的权力,一直非常弱势。可能只比燕王强了那么一点点。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国战的紧要关头,景悝明白了这个道理,才决定彻底放弃私兵,先应付眼前的危机再说。 “令尹公心如此,寡人心甚慰啊!”负刍连忙伸手扶起景悝,口里赞叹着,目光却是看向了两位司马。 “寡人心甚慰啊!”负刍眼里带着期待的神色,盯着左右两位司马。 “大王,国战为上,我等亦愿意交出封地的私兵。” 左右司马心里有些不情愿,但这个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有令尹景悝珠玉在前,他们再说不字,只怕秦楚之战尚未结束,他们先成了烈士。 秦楚大战,前线的项燕,麾下聚集四十万人马,仍然没有发挥出楚国的大部分实力。 后方的封君手里,大批的私兵,并没有纳入楚国的动员体系。 国难关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大公无私。 几天过后,景悝亲自带头,动员将近五万的私兵,征发前往新阳。 楚国援兵出发的消息,很快传回秦军大营。 “将军,楚国果然又动员一批人马北上。这样一来,楚国国内,就变得更加空虚。” 中军营帐,荆苏面带喜色,拿着一片竹简,向蒙恬汇报最新的军情。 “据暗鹰传来消息,这批援军有五万人。” 说完,荆苏从沙盘边沿的木盒里,取出一面杏黄色小旗,插在新阳后方的楚军阵线。 沙盘之上,插着八面杏黄色小旗,每面小旗,代表着五万人。一眼望过去,分外了然。 “另外,楚人派使者北上入齐,想要找齐人借粮。” “找齐人借粮,还真是难为楚人了?!” 蒙恬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个时候,唯一还能帮到楚国的国家,就只有休养生息多年的齐国。 齐国几十年不打仗,确实有不少存粮。 “如果齐国人真的借粮给楚国,这场仗可就会继续拖下去,到时候,咸阳有旨意到来,将军可就······” 荆苏话到嘴边,点到即止。别看蒙恬搞得大张旗鼓,本质上还是跟楚军玩消耗。 “当年赵国向齐人借粮,齐国没借。现在杀过齐王的楚人,找齐人借粮,齐人多半也不会借。”蒙恬笑着摇了摇头,“有行人署的顿弱坐镇齐国,楚人借粮,断不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