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在线阅读 - 共享资源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共享资源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共享资源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后来人比先行者更优秀,在于后来人是踏着先行者探索的足迹前进,更容易成功。“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数学家华罗庚这一名言告诫我们不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而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那种刻意为创新而创新,为标新立异而创新,是我们幼稚病的表现。我们公司大力倡导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呢?创新的目的在于所创新的产品的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从事新产品研发未必就是创新,从事老产品优化未必不能创新,关键在于我们一定要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负责,要以全心全意对产品负责实现我们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华为企业宗旨。

    盲目地自以为是创新,认为做点儿新东西就是创新,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什么叫作客户满意度?客户的基本需求是什么?客户的想法是什么?未经科学归纳就把客户的想法变成了产品,而对客户的基本需求不予理会,产品自然做不稳定。付出了巨大努力,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就是创新。特别是我们研发系统,一个项目经理上任以后,生怕别人分享他的成果,因此就说这个产品的所有东西都是他这个项目组研究的,像这样的人不能享受创业与创新奖。华为公司拥有的资源,你至少要利用到70%以上才算创新。每一个新项目下来,就应当是拼积木,只有最后那一点点才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基础都是一样的。一些人不共享资源地创新,导致我们很多产品进行了大量的重复劳动,根本就不能按期投产,而且投产以后不稳定。有些项目研发的时候连一个简单东西都自己开发,成本很高,这不是创新,而是消耗、浪费公司的宝贵资源。一个大公司,最能体现降低成本的措施就是资源共享。人家已经开发的一个东西我照搬过来装进去就行了,因为没有技术保密问题,也没有专利问题,装进去就行了,然后再适当做一些优化,这样才是真正的创新。那种满脑子大创新的人实在是幼稚可笑的,是没有希望的。我们非常多的高级干部都在说空话,说话都不落到实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因此产生了更大一批说大话、空话的干部。现在我们就开始考核这些说大话、空话的干部,实践这把尺子,一定能让他们扎扎实实干下去,我相信我们的淘汰机制一定能建立起来。

    ——摘自《共享资源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任正非认为,企业发展是作为一个整体,所有员工奋斗的共同目的都是推动企业成长。有共同奋斗目标,共享研究成果,避免无谓的时间、资源浪费是自然而然的事。

    任正非是一个不自私的人。华为的发展如此迅猛,与他的不自私关系极大。正因这种大智慧,华为得以吸引众多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优异的学习与工作条件,并在收入方面大力倾斜于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从而令华为的创新能力有了基本的保证,市场开发有了重要的人才基础。如果曾经有人认为民营企业家有所谓的“原罪”,那么至少在任正非这里,是不存在的。他是有理想的、有战略高度的企业家。

    除了共享发展成果,任正非还很重视员工们对于发展思维的共享。《华为基本法》的推出过程,其实就是任正非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传递给华为管理层的过程。正是这种共享精神,共同提高的精神,才令华为能够与时俱进,共创辉煌。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任正非曾经请大学教授给华为总监级以上人员授课。其中从北大哲学系和中国科学院聘请的8位教授的授课内容既有传统的东方文化与哲学思想,如“周易与思维方式”“老庄的智慧”等,也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回到轴心时代”等西方哲学思想。任正非希望借此开拓高层的视野,重塑其思维模式,为管理变革的深入打下思想基础。

    随着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综合性特征,表现为同一学科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单个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同时,由于不同学科的交叉,科学需要不同学科科学家的联合,需要不同部门科学家的通力合作。

    华为有很多做法是非常有效的,任正非信奉的就是实用主义。国外的好东西统统拿来,他就是模仿、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创新。这种模式对于他去追赶和超越别人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模仿也是学习,对于学习者或企业来说,模仿是避免企业多走路、走弯路的捷径。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不懂模仿就不懂创新。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创新就是一定程度的模仿。对于企业来说,模仿相对安全一些,因为模仿是顺着别人成功的路走的,遭遇阻力与失败的风险较小。创新这个词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cao作起来却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需要承担巨大的科研经费和有可能失败的危险;模仿则可以让我们的企业站得更稳、走得更快。

    很多国内汽车企业都是从模仿别人的车型开始起步的,虽然一路上磕磕绊绊,甚至有不少的官司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但随着销量的增大,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民族品牌开始逐渐变强大了,而且逐渐加大在汽车产业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开始有一些自己的专利技术。

    我国企业发展慢了别人不止半拍,现在全国都在讲企业转型,但是在创新和发展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断层,这个断层需要模仿来衔接。尤其是在企业资本及技术积累的初级阶段,学习“山寨”精神以模仿起步,发挥草根企业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采取准、快、狠的市场策略迅速突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超越,从而进一步走上自主品牌之路,这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一条相对可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