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八零带着亿万物资造福全家在线阅读 - 重生八零带着亿万物资造福全家 第154节

重生八零带着亿万物资造福全家 第154节

    这年头家里有辆自行车都稀罕,别说有大货车了,霍言这朋友是多有本事。

    “老四,等会你带着人去霍家。”苏母虽然也觉得惊讶,却没有表现出来。

    “这几位是?”谢腾把车停好,和妻子林月下了车。

    “谢腾,这是我婆婆,这是四弟,这是我弟妹。”苏大嫂简单的介绍。

    谢腾和林月礼貌的打了声招呼,苏四哥就带着两人去霍家。

    “老大家的,你去屋里叫珍宝,让她也去霍家。”霍言朋友带着媳妇来的,霍家也没个女人,那朋友的媳妇得多尴尬,她闺女过去陪着唠唠嗑也好。

    “娘我也去。”苏二嫂最爱凑这些热闹。

    “你想去就去,去了别乱说话。”苏母由着二儿媳,在唠嗑这方面,二儿媳是擅长的很,属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那种。

    苏珍珍出来瞅见货车,二嫂说是霍言朋友开的,苏珍珍脸上没有多大惊讶。

    她一直知道霍言是个有本事的。

    “霍言,霍伯父,家里来客人了。”苏四哥把人带到霍家,进门口喊了两嗓子。

    霍父和霍言从屋里出来。

    “谢腾?”见到谢腾来,霍言有些惊讶,谢腾还真来家里了,旁边有个长相清丽的女人,看样子是他媳妇。

    “霍大哥,这是我媳妇林月。”谢腾把车上的礼品拿下来,大大小小有十几盒。

    “霍大哥,谢谢你救了我家谢腾。”林月说着还给霍言鞠了个躬。

    她说她想吃野味,谢腾就赶忙的上山想给她猎个野味,没成想自个受了伤,还掉进了一个大坑里,要是没有霍大哥,她兴许就失去了谢腾。

    霍大哥她就是她家的大恩人。

    她和谢腾来的路上,都商量好怎么谢霍大哥了。

    “弟妹,你不用谢。”霍言显然是不适应这种局面的。

    “霍言?”霍父在旁边不明所以,怎么两人一来,一副感激他儿子的样子。

    “爹,这是谢腾,这是他媳妇林月,前几天我救了谢腾,他领着媳妇来家里道谢了。”霍言忘了跟老爹解释。

    “伯父,您好。”

    “原来是这样,谢腾,林月、坐,坐!”霍父搬了两张凳子出来,又回屋倒了两碗糖水。

    苏二嫂和苏珍珍来霍家的路上,“小姑,我刚刚看见了霍言朋友的媳妇,穿得可好了,皮肤也是白白的,有个开货车的丈夫就是不一样。”

    不像她,皮肤黑黑的。

    “二嫂,你长的也不差,你穿起新衣服,我二哥看你看得都走不动道。”人家住在城里,不用干农活,也不用天天暴晒,皮肤自然白。

    她二嫂的长得也不差,就是常年干活被晒,皮肤黝黑了一点。

    第266章 林月我没听错吧

    “小姑,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苏二嫂看过自己的皮肤,哎,要是冬天能养白一点就好了。

    苏家和霍家的距离本来就近,苏二嫂和苏珍珍走十分钟就到了。

    见院子放的礼品,苏二嫂嘀咕了一声,“小姑,霍言他朋友拿来的东西可真多。”都是又贵又精贵的东西。

    “她二嫂和珍丫头也来了。”霍父看见两人来,心里更加高兴了。

    他们都是大老粗,不方便和谢腾媳妇说话,正好珍丫头和她二嫂来得刚刚好。

    “谢腾,林月,这是我未过门的儿媳妇苏珍珍,她俩还有几个月就结婚了。这是她二嫂。”霍父指着苏珍珍、苏二嫂介绍。

    “霍大哥,这是喜事,到时候我们可要过来讨一杯喜酒喝的。”谢腾看了两眼苏珍珍,这姑娘长得一点也不像村里的姑娘,反而像城里养的娇姑娘。

    他霍大哥能娶到这样一个媳妇,真是有福气。

    “到时你们得一定来。”霍言开了口。

    苏二嫂自己进屋搬了凳子,和小姑坐在林月身边。

    “林月,你长得可真好看。”苏二嫂仔细打量林月的皮肤,和她小姑的皮肤一样白嫩。

    林月也不是扭捏的性格,见有人来陪她说话,也打开了话匣子,“二嫂,我就是不用干活才白了一点。”

    看着苏二嫂的肚子,林月有些羡慕,“二嫂,肚子里的宝宝多大了?”

    “六个月了,这孩子可调皮了,整天折腾我。”苏二嫂摸着肚子。“你要不要也摸摸,感受一下?”

    见林月的眼神,苏二嫂开口。

    “二嫂,可以吗?”林月没有马上伸手,她听人说过,要是难怀孕的女人,可以摸摸怀孕女人的肚子,这样可以沾沾喜气,她说不定也会怀上。

    见林月不好意思,苏二嫂抓着林月的手,让林月摸一下自己的肚子。

    林月这难为情的样子,不说她也知道,估计是结婚很久没有孩子。

    让她摸摸的自己的肚子,说不定过一阵子就怀了。

    “珍珍,恭喜你啊,过不久就和霍大哥结婚了。”林月看着右边的姑娘,精致的小脸,一双清澈的眸眼,她一个女人看着都喜欢。

    霍大哥能娶到这样一个姑娘真是不简单。

    “林月,到时候你们得来喝一杯喜酒。”苏珍珍看着眼前的林月,觉得投缘的很。

    “嗯,一定来。”霍大哥救了她家谢腾,到时候结婚,她和谢腾得来随一份礼的。

    “林月,你家男人怎么和霍言认识的?”苏二嫂好奇起来,霍言每天都待在村子里,怎么会认识开货车的人。

    “二嫂,珍珍,其实我们这次来是为了答谢霍大哥的,她救了我家谢腾。”林月柔和的说道。

    “啥,霍言救了你家谢腾。”敢情不是朋友,霍言是林月一家的恩人。

    怪不得一来就提那么多礼。

    “对,要不是遇到霍大哥,谢腾可能就……”丈夫在医院,醒来打电话通知她过来照顾,她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医生都说了,要不是送来及时,霍大哥先前又用草药帮忙止血,谢腾可就危险了。

    “都过去了。”苏二嫂拍着林月的手。

    “霍大哥,我有件事要和你商量。”谢腾进入了正题。

    “你说。”

    “我先前跟你说我是运输队队长,我现在运输队少了个人,先前的队员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干不了,所以队里要招一个临时队员,不知道你能不能过来帮我?”

    他一个运输队队长,多少有点小权限的,他和媳妇商量了一个晚上,人家霍大哥救了他一命,光是拿点东西过来是不行的。

    还不如实际感谢一番,给霍大哥安排一个工作,就算是运输队的临时队员,工资也是可观的。

    等时机成熟了,他让霍大哥成为正式运输队员就是了,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谢腾,你不必这样。”霍言哪里不知道,谢腾是想给他安排一个工作,还说什么过去帮他,分明就是特意关照他。

    运输队的工作,是多少人都想挤破脑袋进去的,就算是临时的,也是吃香的,甚至还有人会花钱找关系,让家里人进去。

    “林月,我没听错吧,你家谢腾说啥?”苏二嫂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谢腾的话,但还是想确认一下。

    “二嫂,你听得不错,我家谢腾说让霍大哥过去帮帮他。”谢腾手上有点小权限,给霍大哥安排一个工作还是可以的。

    “小姑,你听到没有。”苏二嫂比当事人还激动,乖乖,小姑和霍言都是什么体质,上次小姑救了个小姑娘,小姑娘的亲爹是农业局的局长,来家里一躺还和小姑达成了合作,能给家里挣钱。

    现在霍言救了谢腾,谢腾还是运输队的队长,能给霍言安排进运输队工作,这运气也没谁了。

    那可是运输队的工作,开着货车能去老远的地方,也能见见世面,还能带一些稀罕的东西回来。

    “二嫂,我听到了,咱淡定一点。”这是个好机会,只不过她不知道言哥哥会不会答应。

    “霍大哥,你考虑考虑。”谢腾也没有着急要霍言答复。

    “儿子,谢腾这孩子是有心的。”霍父听着心里也感谢谢腾,要是儿子真的能进运输队就好了。

    有稳定的收入,工作又体面,这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机会。

    儿子就算有本事找草药,草药也不是天天能有的,天天找得到的。

    “谢腾谢谢你,我去。”霍言知道老爹是希望他去的,他现在确实是需要有份明路上的工作。

    有了工资,他买别的东西回来,别人也不会怀疑。

    “那就这么说定了,等会我写个地址,你下周一找我报道。”谢腾见霍言答应,心底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挺害怕霍大哥拒绝,他头一次觉得安排工作怕对方不答应。

    霍大哥看起来就不简单,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比他还有本事。

    “你们聊着,霍言啊,二嫂帮你整两个菜,你们边吃边聊。”霍家没个女人,小姑还没嫁进来。

    眼下她去厨房做饭最合适了,让小姑陪着林月聊天。

    第267章 娘是真的

    霍言能进运输队工作,等日子到了小姑嫁进霍家,小姑就享福了。

    小姑享福了,她家也能沾光,毕竟她家小姑是孝顺的人,兄妹关系也好,有啥好事情,啥好东西,都不会忘记娘家。

    苏家有个女婿在运输队工作,说出去多有面子。

    那可是运输队的工作,可以说是铁饭碗。

    霍家厨房有半只挂着的烟熏兔rou,苏二嫂把水烧开,放兔rou进去焖煮一会,兔rou是烟熏过的,要是不焖煮一会,rou质又硬,又咸不好吃。

    “你们聊,我去摘点青菜。”苏二嫂把兔rou焖煮好,觉得菜有些少,这年头有顿rou吃可以说是过年的标准,但人家毕竟是城里的,还给霍言安排了一个紧俏的工作,怎么着也让人家吃得好点。

    她得回家摘点青菜过来,她家种的菜心看好吃了,可得让他们两口子尝尝。

    “霍大哥,你这房子刚起好没多少吧。”谢腾看着旁边的青砖大瓦房,能在村里起青砖大瓦房可不简单,青砖还有瓦片要是没有关系,想要弄来可不容易。

    “嗯,上星期刚起好,要进去看看吗?”霍言看出谢腾好奇发出邀请。

    “去看看。”谢腾很少来乡下,对这青砖大瓦房是好奇的,要是可以他和媳妇也在乡下起两间青砖大瓦房。

    霍言和谢腾在前,林月和苏珍珍跟在后,看着这宽敞的大房子,林月不由得感叹,“珍珍,这房子真好。”

    比她在县城里的筒子楼舒服多了。